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之後說到做到,「關稅大戰」硝煙瀰漫。美國同意暫停30天實施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徵關稅的警告,但對華加徵關稅仍如期而至。
美東時間2月1日晚8時許,美白宮發布事實清單,宣布以芬太尼等問題為由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徵10%關稅。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同時,中方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並將採取相應反制措施堅定維護自身權益。前段時間,拜登在總統任期即將結束前出台了一大批對華出口芯片的禁令,直接涉及140來家中國實體單位,北京方面馬上出台了反制措施。
美國國防情報公司戈維尼發布一份報告稱:中國對美國關鍵礦產的出口禁令,將影響美軍所有軍種的武器生產,涉及1000多個武器系統、超2萬個零部件。雖然,美國可以通過其他一些國家,如澳洲等,獲得部分關鍵礦產,只是其成本將大幅升高。在去年11月舉行的2024年珠海航展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200項展品,\xf9堶惘\xb3150項展品都是首次亮相,新品的佔比居然達到75%。
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這一最新貿易保護措施很快在國際社會引發熱議。早前已有許多專家警告關稅政策反會增加美國消費者負擔。專家指出,特朗普此舉或為「大規模貿易戰」拉開序幕。英國媒體指出,就在幾個小時前,特朗普還聲稱要對另一個主要貿易夥伴——歐盟徵收關稅。
據悉,中國、加拿大、墨西哥是美國最大的三個進口來源國,去年美國從這三國的進口總額高達1.2萬億美元,佔美國進口總額43%和美國GDP約5%。其中,加拿大是美國原油的主要供應國,墨西哥向美國出口大量新鮮水果和蔬菜,也是美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國。中國則是電子芯片的重要出口國。有經濟學家預計,特朗普關稅將提高汽車、電子產品、農產品和木材等眾多商品的價格,升高美國普通消費者的生活成本。中產階級家庭的生存將更加困難。
也有媒體在2月1日提到,特朗普此前一天被問到關稅成本轉嫁給美國進口商一事時表示,關稅實施後「可能會有一些暫時的、短期的混亂」,但稱人們會理解這一點,「關稅將使我們變得非常富有、非常強大。」特朗普還說,「我要對歐盟徵收關稅嗎……當然。」他稱,歐盟對美國「非常惡劣」,「他們不拿走我們的汽車,不拿走我們的農產品,基本上,他們幾乎甚麼都不拿。我們與歐盟之間存在巨大的貿易赤字。因此,我們將與歐盟採取非常實質性的行動。」
與此同時,歐盟委員會表示,目前尚不清楚美國是否有針對歐盟產品的額外關稅。但歐盟委員會首席發言人皮尼奧在聲明中指出,關稅「會造成不必要的經濟干擾」。「我們與美國的貿易和投資關係是世界上最大的。開放市場和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尊重是實現強勁、可持續經濟增長的關鍵」,皮尼奧說。
據芝加哥大學近期調查顯示,高達98%的經濟學家認為高關稅主要由美國消費者承擔。據穆迪公司早前推算,美國消費者承擔了加征對華關稅92%的成本,美國家庭每年因關稅而增加1300美元的開支。
德國美國商會主席西蒙尼.梅恩指出,一旦某國試圖用關稅對本國貿易進行保護,就會導致物價上漲、商品交換變得困難。這種人為的限制會導致經濟增長停滯,至於全球關稅大戰未來趨勢如何,不妨且行且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