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全州供水三分之一的內華達山脈積雪量,剛踏入2025年時是正常值的108%。但經歷非常乾燥的1月,引起全州各地水務經理擔憂。最新報告也顯示積雪量銳減,加深外界憂慮。
灣區新聞集團報道,1月31日公布的報告顯示,內華達山脈積雪量降至每年此時正常值的65%。不過同日北加州迎來新一波風暴,預期可觀的降雪和降雨將維持最少一周,可望改善用水前景。
從1月4日到31日早上,唐納峰(Donner Summit)附近的柏克萊加大山脈中部山脈降雪實驗室(CSSL)都沒有降雪。長達27天無雪是1971年以來第四長無雪時期,比這更長的三次無雪時期分別於2022、1991和1971年發生。
但CSSL首席科學家施瓦茨(Andrew Schwartz)指出,未來一周將有兩至三場新風暴從太平洋抵達加州,預報顯示將為太浩湖地區帶來高達5呎降雪,相信有助積雪量恢復正常值或以上。
加州過去20年三度經歷乾旱,分別是2007至2009年、2012至2016年和2020至2022年。但過去兩個冬季帶來超過平均值的降雨降雪,使加州大多數水庫蓄水量處於或超過平均值,例如全州最大水庫沙斯塔湖(Shasta Lake)迄今蓄水量為76%,第二大的奧羅維爾湖(Lake Oroville)則有75%。
但南北加州今冬降雨和降雪落差相當驚人,在新一波風暴潮下情況持續。
報告顯示,內華達山脈北部積雪量為平均值的93%,山脈中部為59%,但山脈南部卻僅餘46%。
今冬降雨更加懸殊,地理位置越北,降雨就越多。從去年10月1日水文年開始以來,灣區北灣地區聖他路莎(Santa Rosa)降雨為平均值的140%,三藩市為83%,聖荷西為55%,洛杉磯卻只有10%。灣區上一次出現具體降雨已是1月3日,從去年12月14日以來單日降雨皆未超過1吋,這是源於高壓脊籠罩加州沿海,阻止風暴抵達。隨後高壓脊消退,將帶來更多濕潤天氣。
氣象預報員預期,未來一周灣區將有2至3吋降雨,可助不少城市的降雨回升至接近正常值。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