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燒臘店疑靠「砧板擋」出蠱惑 $263燒味過年開盒中大伏|Juicy叮

有網民在大埔一間燒臘店買了$263燒味過年,結果疑墮「燒臘陷阱」換來一肚氣,事主懷疑燒臘店靠「砧板擋」出蠱惑,公開中伏經驗:「以後買燒味,一定要搵間,要睇到佢裡面鉆板嘅。」

事主在「大埔 TAI PO」FB專頁發「警世」帖文,公開事件詳情如下:

大埔燒臘店疑靠「砧板擋」出蠱惑 $263燒味過年開盒中大伏:↓↓↓↓  

 

 

 

 

 

 

 

 

 

 

 

 

 

 

 

 

 

 

 

 

 

 

事主在年廿九在大埔寶鄉街一間燒臘店,購買燒味過年,該店是第一次光顧,「見到好多人買,咪第一次幫襯,點知呢間嘢做生意咁奸詐,永世都唔會再幫襯!」

他想買燒鵝下莊,價格是$150,這時店員極力遊說:「店員就話買半隻都係$200。」事主覺得相差只是50元,很划算,「咁我覺得都係喎,咁就要半隻燒鵝。」

他又同時買了一條$63的燒腩仔,連同$200半隻燒鵝,總數$263,事主取燒味時沒有開盒檢查,回到家後打開發現中大伏。

同場加映:網民實測深圳蓮塘「盒裝燒肉」烚起狂發脹 港業界懷疑是「XXX肉」:↓↓↓↓

網民實測深圳蓮塘「盒裝燒肉」烚起狂發脹 港業界懷疑是「XXX肉」
網民實測深圳蓮塘「盒裝燒肉」烚起狂發脹 港業界懷疑是「XXX肉」

 

深圳蓮塘「盒裝燒肉」,低至十多元一盒,吸引不少港人選購
深圳蓮塘「盒裝燒肉」,低至十多元一盒,吸引不少港人選購

 

本港網民「香港仔」在其Youtube頻道,進行多項深圳燒肉的實測
本港網民「香港仔」在其Youtube頻道,進行多項深圳燒肉的實測

 

他強調,國內燒肉有好有壞,有不少良心檔主售賣優質燒肉,不能以隨機一間店舖的盒裝燒肉評測,「一竹篙打一船人」。
他強調,國內燒肉有好有壞,有不少良心檔主售賣優質燒肉,不能以隨機一間店舖的盒裝燒肉評測,「一竹篙打一船人」。

 

他隨機在深圳蓮塘口岸,購買了兩盒共30元、並非現場切的「盒裝燒肉」。
他隨機在深圳蓮塘口岸,購買了兩盒共30元、並非現場切的「盒裝燒肉」。

 

他拿上手,感覺兩盒燒肉有近一斤重。
他拿上手,感覺兩盒燒肉有近一斤重。

 

針對日常用燒肉多放湯,或煎炒,該網民亦就常見烹調方式,進行三項針對性的評測。
針對日常用燒肉多放湯,或煎炒,該網民亦就常見烹調方式,進行三項針對性的評測。

 

第一項評測是放進熱水烚
第一項評測是放進熱水烚

 

他將燒肉放進熱水烚了3分鐘,「冇嘢化出嚟」。
他將燒肉放進熱水烚了3分鐘,「冇嘢化出嚟」。

 

但是卻出現一個特別情況,「就係佢(燒肉)突然間脹得好緊要。」
但是卻出現一個特別情況,「就係佢(燒肉)突然間脹得好緊要。」

 

在再烚了4、5分鐘後,他目測指燒肉發大了約一半。
在再烚了4、5分鐘後,他目測指燒肉發大了約一半。

 

他進行試食,覺得「有啲味道唔同咗」。
他進行試食,覺得「有啲味道唔同咗」。

 

但他無法形容這口感,只表示:「我依家都講唔到畀大家聽......總之比平時我哋去街到,即係食個冬瓜湯(裡面)嗰啲燒肉都唔係咁嘅。」
但他無法形容這口感,只表示:「我依家都講唔到畀大家聽……總之比平時我哋去街到,即係食個冬瓜湯(裡面)嗰啲燒肉都唔係咁嘅。」

 

第二項評測是炒
第二項評測是炒

 

他將燒肉與一盒菠蘿炒飯同炒,結果炒起後,燒肉同樣發脹。
他將燒肉與一盒菠蘿炒飯同炒,結果炒起後,燒肉同樣發脹。

 

「我真係唔明,點解會突然間發大咗咁多。」
「我真係唔明,點解會突然間發大咗咁多。」

 

他試食後,只表示覺得「味道有少少唔同」,但仍未有交代不同處。
他試食後,只表示覺得「味道有少少唔同」,但仍未有交代不同處。

 

第三項評測是蒸
第三項評測是蒸

 

他將燒肉放進電飯煲內,同米一同蒸。
他將燒肉放進電飯煲內,同米一同蒸。

 

結果一樣,燒肉「發得脹得滯」。
結果一樣,燒肉「發得脹得滯」。

 

至於試食的味道,他只說感覺「有啲唔同」。
至於試食的味道,他只說感覺「有啲唔同」。

 

他其後將測試片段交給一名做肉檔十多年的親戚觀看。
他其後將測試片段交給一名做肉檔十多年的親戚觀看。

 

該業內人士認為,該些燒肉肯定是豬肉,不會是合成肉。
該業內人士認為,該些燒肉肯定是豬肉,不會是合成肉。

 

至於發脹的問題,他懷疑是急凍豬肉,並非新鮮豬肉。
至於發脹的問題,他懷疑是急凍豬肉,並非新鮮豬肉。

 

「所以導致佢嗰個肉質......發到咁大」。
「所以導致佢嗰個肉質……發到咁大」。

 

該網民強調,內地燒肉有不少優質貨,他自己亦經常在內地買燒肉。
該網民強調,內地燒肉有不少優質貨,他自己亦經常在內地買燒肉。

 

今次試食這些燒肉翌日亦「冇肚屙」。
今次試食這些燒肉翌日亦「冇肚屙」。

 

他認為在深圳最好買即場切的原條燒肉,比已切好的盒裝燒肉較有品質保證,另外要光顧相熟的店舖。
他認為在深圳最好買即場切的原條燒肉,比已切好的盒裝燒肉較有品質保證,另外要光顧相熟的店舖。

 

該測試引發網民熱烈迴響,不少人指該測試始終不是在實驗室進行,可信度低。
該測試引發網民熱烈迴響,不少人指該測試始終不是在實驗室進行,可信度低。

 

「你嘅測試真係好兒戲啫......不如攞去化驗所做測試......」「呢啲算係乜嘢測試?同冇做有咩分別。」
「你嘅測試真係好兒戲啫……不如攞去化驗所做測試……」「呢啲算係乜嘢測試?同冇做有咩分別。」

 

有網民又批評:「你的測試極有問題!香港的燒肉一樣會冷縮熱漲,任何肉類加熱都會發漲,有懷疑拎去食安署檢查才是,你的測試太無知。」
有網民又批評:「你的測試極有問題!香港的燒肉一樣會冷縮熱漲,任何肉類加熱都會發漲,有懷疑拎去食安署檢查才是,你的測試太無知。」

 

不過,該測試的網民則回應:「但發得太大了。」
不過,該測試的網民則回應:「但發得太大了。」

 

有網民則留言分享,試買深圳燒肉口感與香港不同:「我有買過幾次,唔知點解會係啖啖肉完全冇骨,食落肉質好『鞋』,唔好食之後再冇買。」
有網民則留言分享,試買深圳燒肉口感與香港不同:「我有買過幾次,唔知點解會係啖啖肉完全冇骨,食落肉質好『鞋』,唔好食之後再冇買。」

 

「買過蓮塘一間,D味好怪,食咗幾嚿就掉了,怕有問題,抑或係我哋食慣香港燒肉口味呢?」
「買過蓮塘一間,D味好怪,食咗幾嚿就掉了,怕有問題,抑或係我哋食慣香港燒肉口味呢?」

 

 

事主發現,$200半隻燒鵝,份量反而比半隻「燒鴨」還少,事主指:「平時半隻『燒鴨』都可以塞滿個外賣盒。」現在「加埋鵝頭鵝頸盒野都係鬆嘅」,而且還充塞一些下欄位:「買半隻燒鵝就畀全個鵝頭。」有網民問會否膠盒比發泡膠盒大,「所以睇落去沒咁滿?」事主回應指:「燒鵝,唔係燒鴨,鵝好大隻㗎。」有網民懷疑店鋪會否將燒味「調亂咗」,事主則強調:「無可能調亂,我睇住。」

至於那條$63的燒腩仔,事主表示,該條燒腩仔是他自己現場揀,但懷疑被店家「偷龍轉鳳」,「一打開個盒裡面唔同晒,多咗好多舊只有厚皮,但就冇肉嘅嘢。」

事主指,該燒臘店懷疑靠「砧板檔」遮掩,讓顧客看不到他們在做「蠱惑嘢」,「斬燒味個砧板前面,一定會有塊好高嘅檔,睇唔到佢裡面啲蠱惑嘢。」,他呼籲網民:「以後買燒味一定要搵間要睇到佢裡面鉆板嘅。」

「佢燒肉寫到明,買一斤搭四兩其他」

帖文引發不少街坊留言,指亦中伏:「冇錯呀成日都有啲咁嘅事。」「之前我都試過,所以真係唔好幫襯!」有人教路:「企中間少少可以睇哂兩塊鉆板位。」

有街坊又指該店氣焰凌人,有人曾因為排錯隊被店員無禮驅趕,指「我依家唔做你生意,你走啦」。有人表示買燒味飯,曾想「飯餸分開,畀返盒錢」,結果換來「老闆爆句成朝都西客」。有人又爆料指:「佢燒肉寫到明,買一斤搭四兩其他,(所以)我只會買叉燒。」

同場加映:換新鈔出錯銀行電客戶「回收」 唱一萬蚊包利是職員數錯「咁多」 事主:佢做錯事要我負責?:↓↓↓↓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