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無人機和電動汽車行業領先全球,為低空飛行領域提供技術積累和創新動力,近期內地車廠和科企掀起載人航空器開發熱潮!小鵬、廣汽、吉利等車企巨頭相繼公布飛行汽車最新研發進展,多間航空器科企亦加速衝刺進入適航取證階段。業內人士向《星島》分析,中國電動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發展走在全球前列,第一梯隊企業預計在2026年和2027年取得適航證。eVTOL航空器有望進一步降低運輸成本,成為低空產業的重要引擎。
eVTOL零部件與新能源汽車重合
「eVTOL(全稱: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融合直升機垂直起降功能的優勢,採用電力驅動,具有環保、低噪音、高效能等諸多優點」,eVTOL明星企業上海沃蘭特航空市場總監付常銀對《星島》介紹,eVTOL被視作未來城市低空交通的關鍵解決方案,應用場景包括低空觀光、城際通勤、應急救援及貨物運輸等。
飛行汽車分為兩類,一類是飛行器與汽車融合、飛行與地面行駛自由切換的陸空兩用載具;另一類是eVTOL,能夠垂直起降的新型城市空中交通工具。
相關新聞:低空經濟|居民關注噪音強頻率高 專家籲規避人口密集區
有數據顯示,eVTOL零部件70%至80%與新能源汽車重合。國內多間車廠加速布局eVTOL。近日,小鵬汽車旗下小鵬匯天自研的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亮相北美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小鵬匯天副總裁仇明全稱,「陸地航母」價格目標不超過200萬元(人民幣,下同),計劃明年實現量產交付。
廣汽集團上月也展示其復合翼飛行汽車GOVY AIRJET,計劃今年布局生產線。吉利旗下沃飛長空自研的AE200型傾轉旋翼構型eVTOL驗證機,亦完成系列飛行試驗。
銀河證券研報顯示,飛行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在電機、電池、電控、機載設備、自駕導航系統等方面具有較高技術通用性,車廠入局有望憑藉資金與技術優勢提速產業發展。
科企獲首張無人機適航證
科技公司同樣在載人航空器領域展現強大競爭力。億航智能旗艦產品EH216-S去年獲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全球首張無人駕駛載人eVTOL航空器適航證(AC),帶動產品交付量迅猛增長。
「沃蘭特航空的6座VE25-100也已接到高等級商用客運eVTOL首批意向定單」,付常銀透露,VE25-100計劃明年獲得適航證,2027年展開商業化運營。隨著政策利好、適航取證、技術突破的三方共振,載人eVTOL將成為低空產業的重要引擎。
eVTOL集成前沿科技,被視為未來交通出行的變革趨勢,資本市場投資熱情空前,研究院、地方政府、戰略投資等紛紛下場,幾間大型eVTOL主機廠總融資輪數少則2至3輪,多則5輪。賽迪顧問數據顯示,去年中國eVTOL產業規模約32億元,預計2026年增至95億元。
相關新聞:低空經濟|深圳搶開「飛的」星島記者直擊15分鐘航線單人要價3980元
學者分析:安全為首要問題
然而,作為未來出行的新方向,eVTOL若想真正從概念走向現實,仍面臨商業化路徑尚不成熟、電池技術瓶頸導致續航里程受限、適航認證體系尚不完善以及社會接受度等諸多挑戰。付常銀也指出,未來諸如低空空域開放管理、航線申請運營、起降點和通訊等基礎設施布局等產業鏈的方方面面,都是需要探索的內容。
發展低空經濟,安全是首要問題,內地知名經濟學者盤和林向《星島》分析,載人飛行器尤其需要極致的技術安全保障,有關部門必須針對低空飛行器制訂嚴苛技術安全標準。各間企業應儲備技術、完善產品,以等待低空載人飛行的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