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帆布鞋身,單薄的橡膠鞋底,這種設計簡單且價格親民的白布鞋,香港人稱之為「白飯魚」,這也是許多人的時代回憶。提及「白飯魚」,不得不提回力。
前身為橡樛廠
回力是生產「白飯魚」的老字號,它最早可以追溯至1927年的上海義昌橡皮製物廠,當時中國工業正在迅速發展。數年之後,橡皮廠生產鞋的工藝漸漸成熟,形成流水線作業。
相關文章:奇聞秘史︱大白兔糖前世原是「米老鼠」 周恩來曾當「國禮」贈尼克遜
1935年,回力鞋業的商標正式註冊,回力有「強大回彈力」的意思,象徵年輕人朝氣勃勃。此後,它在中國市場上嶄露頭角,被廣大消費者所認可。
1948年,回力推出新款弓型特製鞋,憑藉時尚和卓越性能的設計,迅速在市場上走紅。
曾助抗美援朝部隊
韓戰在1950年爆發後,中國派兵抗美援朝。回力鞋因為舒適和耐用,被定為自願軍的軍用鞋。
相關文章:奇聞秘史︱清朝22歲最後武狀元 憑「執生」贏光緒歡心霍元甲都認輸
回力鞋自1958年起,由一間名為鉅昌行的公司經銷香港。70至80年代,因香港的軍小學規定學生回校穿鞋不能有明顯品牌標誌,許多香港中小學生都會穿著回力生產的白布運動鞋上體育堂。之所以被稱為「白飯魚」,是因為粵語「鞋」與「骸」或「唉」同音,長輩並不喜歡,當時的人便為其取別名「白飯魚」。
迎高光時刻 被譽「國民運動鞋」
改革開放後,回力便成為國內專業運動界的首選用鞋,除了自主研發生產,它更為不同的運動項目作特定設計。曾經名震天下的中國女排運動員郎平、周曉蘭和陳招娣都曾經與回力工廠交流球鞋的設計。
1981年世界盃、1984年洛杉磯奧運,中國女排都奪得冠軍,球員腳下都是穿著回力的球鞋,回力可謂功不可沒。回力球鞋在這段時期被譽為「國民運動鞋」,並成為當時年輕人追求時尚的標誌。
相關文章:奇聞秘史︱國畫大師齊白石馳騁情場揭密 12歲立室93歲欲娶22歲姑娘續弦
一度隕落又東山再起
然而,隨著改革開放深化,國際品牌紛紛湧入中國市場,國內眾多鞋企崛起,回力在市場上的主導地位漸漸被打破。上海回力鞋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執行董事桂成鋼表示,回力較遲做批發、打造銷售網絡等,因此步伐較遲跟上市場。
另一方面,回力在產品上被指創新不足,只是在廉價一點優勝,使其落後於市場化經濟的大勢。在內外夾擊之下,回力的人氣大幅下滑。1994年後,回力7間工廠以一年一間的速度關閉。2000年2月,上海回力鞋業總廠正式宣告破產。
後來,上海華誼集團注資回力,成功保留其品牌商標。雖然昔日風光不再,但回力依然屹立於中國市場,與其它品牌競爭。上海回力鞋業常務副總經理張恩祈說:「經典不能丟,但必須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