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法庭3日宣布,維持候任總統特朗普在掩口費案中罪名成立的裁決,並會在本月10日宣判,屆時距離總統就職典禮只有10天,意味著特朗普很可能成為國家首位刑事罪成的總統,但法官同時暗示,未必會判處他入獄。特朗普當晚接連在社媒發帖,憤怒抨擊起訴本身就是子虛烏有,法官決定更是「違反憲法」。
綜合美聯社及《紐約時報》報道,法官默昌(Juan M. Merchan)3日駁回辯方動機,拒絕撤回特朗普罪成的裁決,並在18頁的判詞中表示,特朗普現在只是候任總統,無法享受在任總統的刑事豁免權,法庭若是推翻起訴、擱置陪審團裁決,非但無法回應最高法院對總統豁免權的關注,反而會對法治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壞。判詞強調,陪審團的裁決具有神聖意義,也是「國家法理的基本原則」。
在過去數月的糾纏期間,特朗普一方首先以總統刑事豁免權為由,要求法官撤銷起訴,但動議上月已遭駁回,律師隨後又援引國會1963年通過的法案,表示特朗普已經當選總統,法庭需要確保新舊政府交接順利,而且司法部的長期政策是不起訴在任總統,讓此案繼續等於干擾總統施政。
法官默昌回應辯方理據時說,今次裁決已經權衡各種因素,包括最高法院對總統刑事豁免權對定義、特朗普未來能否順利執政、陪審團決定需受尊重的考量,以及「人人平等、無人凌駕法律」的原則等。概括而言,特朗普罪成並不構成法律障礙,不過法院也有責任,在1月20日總統就職典禮前完成量刑聆訊,以便被告可以上訴。最終默昌將判刑聆訊的日期定在本月10日,但他暗示傾向讓特朗普「無條件釋放」,屆時特朗普可親身出庭,又或者透過網絡出席視訊聆訊。
最新裁決公布後,特朗普過渡團隊發言人張振熙再次批評,此案是無法無天的政治迫害,應該被徹底駁回,確保特朗普能夠履行職責,陣營未來將繼續抵抗。按照流程,辯方可以入稟上訴法院,要求推遲判決,但張振熙沒有透露下一步行動。
曾任曼哈頓法官的法律專家基塞爾表示,特朗普不阻撓量刑聆訊更為有利,因為被告只能在判刑後上訴,屆時挑戰定罪、證明自己清白。但也有分析說,此案若層層上訴至最高法院,在保守派大法官佔多數優勢情況下,特朗普可能形勢有利。
此案源於2016年總統大選期間,當時成人電影女星丹尼爾斯打算公開她與特朗普之間的一夜情,但後來雙方達成封口協議。支付封口費的行為並不違法,但特朗普安排律師墊支款項,隨後又以法律費用的名義還款,因此被控34項偽造商業紀錄的罪名。案件最初定於去年7月11日判刑,但因大選多次延期,特朗普當選總統後,檢方曾建議4年後,也就是特朗普2029年卸任才判刑,但同時維持罪成的判決。
資料顯示特朗普若能「無條件釋放」,將是曼哈頓最近30宗同類案件中,唯一獲此待遇的特例。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