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波及馬來西亞

隨著美中貿易戰和全球出口限制的加劇,馬來西亞正面臨著「洗產地」的問題。

美國之音報道稱,「洗產地」是一種通過改變產品的原產地信息以規避貿易限制、關稅或法律規定的行為。其中常見的形式包括轉運,商品從原產國(如A國)出口到中間國(如B國),然後貼上中間國的產地標籤,再出口到目標國(如C國),從而規避關稅。

美中兩國在高科技領域的競爭愈加激烈,而即將上任的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更是明確表示,一上任就會對所有的中國產品加稅。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中立國的馬來西亞同時受到美中兩國青睞,吸引了來自兩大貿易夥伴越來越多的投資。尤其是中國公司,近來不斷與馬來西亞官員接觸。可是馬來西亞投資、貿易與工業部副部長劉鎮東卻多次提醒中國企業不要將馬來西亞當作「洗產地」以規避美國關稅。然而劉鎮東的言論很快便遭到其他政黨領袖批評。

有專家認為,單批評中國企業並不公平,因為「洗白原產地」現象並非新生事物,目的從來都是規避高額關稅、出口稅、海關稅,以及逃避海關禁令等。

掌管貿易及公共交通事務的檳州行政議員黃漢偉表示,相信中美貿易戰仍將持續。美國公司可能因為保護主義而逐漸撤出中國,轉而選擇其他友好的亞洲國家落腳,而特朗普重返白宮只會加劇這一趨勢。「不論特朗普的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對馬來西亞而言,都會是一個好機會,」他說,中國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貿易夥伴,兩國關係密切,但美國也是馬來西亞的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因此需要與美中兩國都保持良好關係。

但馬來西亞瑪拉工藝大學行政科學與政策研究學院教授莫哈末.拉姆蘭則指,中國企業將馬來西亞作為「洗產地」勢必加劇競爭壓力,對馬國經濟不利。拉姆蘭認為,解決上述問題對於保護馬來西亞產業和貿易聲譽至關重要。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