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公眾對於犯罪分子往往會拋下一句「死有餘辜」或「罪該萬死」之類的話。然而,當下坊間洶湧的電子遊戲中眾多劇目內容是硝煙瀰漫血肉橫飛:銀河戰士、英雄槍手、狂暴無限刀、赤血魔劍……主角成為了不少青少年的「偶像」——遊戲中的人物還可以百摔完好,永遠重生。有分析家指出,這是孕育非理性觀念的可怕溫床。的確,著實應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
據悉,近日在紐約市街頭槍殺美國一名醫療保險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的嫌疑人9日被捕。嫌疑人曼吉奧內現年26歲,家境優越,名校優等生,因紐約警方發布的全臉通緝照而在賓夕法尼亞州一家麥當勞餐廳被人認出。警方稱,已發現暴露曼吉奧內作案「動機和想法」的手寫文件,顯示他不滿「美利堅公司」,即美國由大型企業操控。
在書評網站上,曼吉奧內留下了詳細的閱讀記錄:他標記了不少與背痛和脊柱健康相關的圖書,對激進環保主義和農業經濟學有興趣,還讀過馬斯克的傳記。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初,曼吉奧內為《大學炸彈客宣言:工業社會及其未來》(The Unabomber Manifesto: Industrial Society and Its Future)一書打了四星,讚揚了作者西奧多.卡欽斯基的洞見。
眾所周知,卡欽斯基是上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大學校園多起炸彈襲擊的發起者,他猛烈批評了技術和工業化對人類社會帶來的災難,曼吉奧內稱卡欽斯基為「極端政治革命者」,同時也指出他因為暴力行為「理應被監禁」。曼吉奧內的社媒主頁寫有印度哲人吉杜.克里希那穆提的一句話:「適應一個病入膏肓的社會,絕不是健康的表現。」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1980年槍殺約翰.列儂的兇手大衛.查普曼,他曾將塞林格的小說《麥田\xf9堛漲u望者》視作精神圖騰。另一方面,有分析家指出,從閱讀記錄傳遞出的總體形象來看,曼吉奧內仍只是一個普通的人,他的閱讀興趣與其他背景相似的美國人一樣,受到流行話語的影響。
此外,文化歷史學家馬克.哈里斯將曼吉奧內描述為「一類很常見的年輕男性意識形態遊客」,他們沉迷於一種「這解釋了一切」(This Explains Everything)的敘事,例如他在主頁提及的一系列社會科學圖書:庫茲韋爾的《奇點更近》、赫拉利的《人類簡史》和波倫的《改變你的心智》。與此同時,曼吉奧內開始被一部分人視為左翼革命英雄,他槍殺布萊恩.湯普森的行為被認為是為數百萬飽受醫療保健系統折磨的美國人挺身而出,批評美國健康保險業的「否認、捍衛、廢除」(Deny, Defend, Depose)成為了近期的網絡熱門口號。
由此,人們對曼吉奧內表現出一種瘋狂的痴迷,商店\xf9堥陶t流行起曼吉奧內相關的T恤、帽衫、馬克杯、貼紙等商品,並印有各種迷戀語句,例如「媽媽,我愛上了一個罪犯」,或是「在這間房子\xf9堙A曼吉奧內是英雄。故事結束。」有人製作了一版《時代》雜誌的封面,將曼吉奧內評為年度人物,配以標題「醫療保健革命者,引領了全球健康的變革」。還有人以曼吉奧內為主角創作了一系列小說,情節驚悚。
毋庸置疑,大眾對刺殺CEO的反應標志著一場新型「階層戰爭」的開啟。有評論指出,近年來,越來越多年輕人對自己的經濟困境感到憤怒,並以一種玩笑的方式暗示通過暴力來解決這一問題,例如出現了「吃掉富人」(eat the rich)、「斷頭台」(guillotines)這樣的流行話語,而曼吉奧內的舉動打破了這一界限,使「私刑正義」開始被更多人所接受——不只是觀念層面,可能也預示著未來的行動。據說,美國民眾的醫療負擔在世界名列前茅,聯合健康保險公司等美國醫保企業常因拒絕理賠或複雜化相關程序而遭患者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