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洛杉磯遊民公共住宅數量 排名全美倒數第二

坐落洛杉磯北荷里活為無家可歸者建造的微型住宅社區。美聯社

洛杉磯訊
南加大本週發布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擁有大量政府資助公共住宅能有效幫助主要城市大幅減少無家可歸人口,但大洛杉磯地區卻在公共住房項目投資方面嚴重落後許多大城市。
《每日新聞》報道,南加大無家可歸政策研究所發現,2017年至2020年間,包含洛杉磯縣、橙縣和安納罕的大洛杉磯地區遊民數量遠比實際統計數字要多,公共住宅數量排名全國倒數第二。
大洛杉磯地區每十萬居民中就有350人無家可歸,該比例是紐約每十萬居民有一百人的三倍多,無家可歸率遠高於芝加哥、費城和休士頓。
該研究發現,增加公共住宅與減少無家可歸者之間存在相關性,大洛杉磯地區因公宅申請過程繁瑣,加上房東不願接受住房選擇券,無法大幅度降低遊民人數。
在研究的五座大城市中,大洛杉磯地區的公共住宅集中度排名倒數第二,低於紐約、費城和芝加哥。
報告總結道,聯邦政府資助的公共住房集中度較高大都市地區,遊民比例較低。
研究表明,隨著公共住宅減少,解決當地無家可歸者問題變得更加困難,甚至不可能。
11月選民通過提高銷售稅的A提案,即每年替無家可歸者服務帶來11億稅收,以增加公共資助住房項目資金。洛縣經濟適用住房解決方案機構(LACAHSA)將可獲得百分之36的提案資金,用於建造公共住房和預防更多人流落街頭。
長堤市長、LACAHSA董事會主席理查森(Rex Richardson)強調,若想取得進展,必須建造更多房屋才行。
報告暗示,一旦更多公共住宅湧入市場,整體租金將會下降,提高所有居民的負擔能力,緩解部分租房市場壓力。
該研究主要作者沙赫納(Jared Schachner)同意建造更多住房,儘管一些項目是用州和聯邦資金建造,但他擔心在特朗普上任後開始驅逐非法居民,建築材料成本將會飆升,未來恐將面臨更多障礙。
沙赫納指出,將無家可歸者轉移到室內的另一個問題是代金券。研究發現,代金券過程充斥著繁文縟節,許多人被排除在價格較高租房外,而且經常遭房東拒絕。
研究發現,芬蘭是典型例子,該國申請文書少且過程簡便,住房補貼主要是透過直接向租屋者提供代金券方式進行,因此房東或業主甚至不知道正租房給遊民或租金補貼家庭。
沙赫納說:「我希望洛杉磯也能仿效芬蘭,目前需要更好憑證系統和更多公共住房。」

南加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