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感恩節是源於對上帝的感恩與對豐收的慶祝。一般認為,這一節日是為紀念原住民與「五月花號」移民間的友誼而來。對於華裔移民而言,過感恩節既是親友歡聚的節慶,也是一種文化融入的過程,更是社區展現凝聚力的機會。
感恩節的背景不僅僅是慶祝豐收,更是凸顯移民對於克服困難自助助人的奮鬥過程。早期移民在人生地不熟的環境中,披荊斬棘,最終迎來豐收的喜悅。這一節日也因此承載著莫忘初衷的意義。對大多數美國人而言,感恩節是與家人團聚的時刻,同時也會邀請友人到家中共度佳節,以分享和施予的行動體現「施比受更有福」的價值觀。
華人文化本身就注重「飲水思源,感恩不忘本」。這種價值觀與感恩節精神相互輝映,許多華人行有餘力時會熱心公益,參與宗教或非盈利組織慈善活動;另一些則由社團會館協助接濟新移民。更有一些華人超越族裔界限,幫助無家可歸者或其他弱勢群體,展現真正的社區共濟精神。這些人士具體實踐共同面對問題、分擔責任,成為社區不可或缺的一員。
對於感恩與回饋,華人社區中有許多動人的故事。例如,有一年南加州一場母親節徵文比賽中,一位華人以《我的黑人媽媽》獲得冠軍。文章描述了1980年代他留學美國時,一對非裔院長夫婦如何在他窘迫病倒之際提供幫助,不僅收留他在家中,還幫助十多位中國留學生減免學費,讓他們得以安心完成學業。這篇文章在洛杉磯華人社區引發共鳴,改變了不少人對非裔群體的認識。
近年來,儘管華人面臨外在環境的種種挑戰,他們仍積極回饋社區。當世界各地的戰亂引發難民逃到美國時,一些華人家庭多方協助難民,有的甚至提供住所,協助他們度過難關。據瞭解,這些雪中送炭的華人家庭有一些是在剛移民美國時也曾受到當地社區的幫助。他們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也延續美國慷慨助人的傳統。華裔對社區的貢獻日益增多,也讓主流社會對華裔有了更深的瞭解與認同。
常表達感恩心意,不僅利人也可能利己。根據《哈佛健康雜誌》(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 2021年引述幾位研究感恩心理學的專家的論文(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羅伯特.埃蒙斯博士和邁阿密大學的邁克爾.麥卡洛博士),在多位心理學家的正向心理學研究中,感恩與更深刻的幸福感密切相關。感恩可以幫助人們感受更正面的情緒、享受美好的經驗、改善健康、應對逆境並建立牢固的關係。
感恩與分享是華人文化的核心之一。無論是參與公益還是傳遞愛心,這些行動都不僅彰顯感恩的精神,也為多元文化社會注入了溫暖的力量。在寒冬中,這些善行讓人們感受到人間的暖流,也為更美好的社區帶來希望與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