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小企 「望洋興歎」應收款

進入十一月,離華人傳統節日新年只有三個月了。對中國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而言,雖說「年關難過」這事古而有之,今年恐怕尤為刺痛。

從政府層面上看,雖然早兩年就開始號召、動員、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和各大型企業端正姿態,積極行動,清理拖欠私營企業的賬款。但私營企業和中小企業還是會遇到工程竣工驗收完畢、服務合同履約完成、貨品生產配送已經到位,拆借給大企業的資金都已到還款期了,可賬款就是要不回來。欠款難討、難索、難追,最終導致現金流回流不及、資金鏈斷裂,抗風險能力弱的小廠家要麼「癱瘓」,要麼關門止損。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普惠金融研究院對兩千多家小微企業的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企業財務狀況欠佳,80%的公司都面對一個同樣的問題——付款延遲。這個時候最需要銀行貸款「頂一頂」,實際情況卻是放貸過程複雜艱巨。銀行更願意把錢借給有車有房有存款的人,鼓勵他們去消費。既不怕對方沒錢還,又可以增長自身業績。把錢貸給小企業,就要跟他們一起操心生產、銷售、回款一連串的問題。

小企業現金流脆弱的問題,可能導致其營運和財務狀況面臨更高風險,隨著債務不斷增加,最終成為推倒小企業的「多米諾骨牌」,波及生產、銷售環節上的一大批人的生計。

我欠你的是因為他欠我的——商品交易秩序紊亂,結算紀律鬆弛,信用觀念淡薄,加劇了三角債在整個商業領域內的衝突。1991年時,中國的三角債累計達3000億人民幣左右。那個時候國務院就決定把清理三角債工作作為搞好國有大中型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一個突破口。三十年過去了,這個「雪球」反而越滾越大,最終影響整個國家的經濟。

當經濟面臨下行、短期內快速下滑時,採取刺激措施是必要的,但任何刺激都會有代價,採取刺激的目的不是為了達到經濟向好的目的,而是為改革爭取時間和空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一針見血的指出——「我們現在的情況是,只刺激,不改革,各地政府對刺激特別感興趣,就是沒有改革動力。」道理也很簡單,刺激完就能來錢,主要是通過發債的方式。只要批下來了,地方政府又可以滋潤一陣,至於這筆錢用掉以後能不能還的上,就不是眼前考慮的事情。而改革會觸碰一些既得利益者的蛋糕,肯定遭受阻力。得罪人自己又沒多少好處的事情誰願意幹?

其實早在2002年,中國就制定了《中小企業促進法》,2017年做了修訂,其第五十三條原則性規定「中小企業有權要求拖欠方支付拖欠款並要求對拖欠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結果呢?法擺在那,有多少人真的踐行。中國的稅收模式就決定了這個國家是一個以企業為主體的國家,企業在生產階段,就已經向國家繳納了大量稅收,比如增值稅。一件商品,從原材料到成品再到最終零售端,政府已經把稅給收完了,所以中國特別喜歡搞供給側改革,改來改去就是想盡辦法讓企業多貸款,多生產,多交稅。

今年下半年,從「9月24」新政到10月8日中國國家發改委對一攬子增量政策的闡釋,再到10月12日財政部「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宏觀經濟政策層面不可謂不努力。可實際上呢?政府部門甚麼時候學會用老百姓、企業和市場投資者能理解的語言,與全社會對話溝通和交流。甚麼時候才能用改革的方式解決真正的問題。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