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經過長達兩周多的激烈談判,在阿塞拜疆加時進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24日針對融資金額終於達成協議,發達國家承諾每年援助發展中國家3000億美元至2035年,協助轉換採用乾淨能源因應氣候變遷。
綜合法新社及路透社報道,為期12天的聯合國氣候峰會有200多個國家參與,氣候融資是焦點議題。峰會原定在22日閉幕,但由於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融資金額問題上出現嚴重分歧,談判陷入僵局,大會宣布延長會議加時談判。
大會原本提出的草案建議發達國家在2035年前,每年向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嚴重的發展中國家提供2500億美元資金,不過發展中國家認為金額太少。有報道指,發展中國家要求將金額增至每年5000億美元。
在會議期間,談判一度瀕臨破裂,有發展中國家及面臨海平面上升威脅的國家組成的小島國家聯盟的談判代表離場。
哥倫比亞環境部長表示,對會議感到非常不滿,有工人開始拆除會場布置。
發達國家其後提出新的妥協方案,同意將提供的金額增至每年3000億美元,峰會主席兼阿塞拜疆生態與天然資源部長巴巴耶夫,於當地24日凌晨3時左右宣布方案獲通過,在場的談判代表都拍掌歡呼,並互相擁抱慶祝。
之前公布的協議草案中包含了一項更廣泛的目標,即到2035年每年籌集1.3萬億美元的氣候融資,用於應對氣溫上升和災害,並將包括來自所有公共和私人來源的資金,不少經濟學家認為該金額符合所需。
新的成果文件草案則要求「到2035年,氣候融資總目標至少達到1.3萬億美元」,但沒有具體說明資金的具體來源:是贈款還是貸款,來自私營部門還是政府承諾資金,以及這些資金如何籌措。
有分析認為,最新的3000億美元方案,雖然比十五年前的1000億美元大幅增加,不過與早前專家預料需要1萬億才足夠的水平仍有落差。
而五位了解閉門談判情況的消息人士表示,歐盟已同意接受更高的氣候融資金額;其中兩位消息人士說,美國、澳洲和英國對該上調數字也表示支持。
美國代表否認未有承擔責任,美國總統國際氣候政策高級顧問波德斯塔表示:「解決這個問題很重要,因為需求很大,捐助國提出的建議很高,故此希望我們可以達成某些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