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年底舉行,外界高度關注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重返白宮,將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可能會掀起全球範圍內的貿易戰。世界貿易組織(WTO)日前表示,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將對全球最貧困國家造成最沉重的打擊。值得注意的是,自疫情以來,全球貧困現象惡化,當中非洲更屬重災區。
總部設在日內瓦的WTO最新發布的報告中指出貿易保護主義可能毀掉三十年來在縮小富國和窮國差距方面取得的前所未有的進展。報告同時稱,截至2022年全球仍有7.12億人生活在極端貧困中。與此同時,世界氣象組織(WMO)的一份新報告指出,氣候變化給非洲帶來了日益沉重的負擔,如果不採取適當的應對措施,到2030年,非洲將有多達1.18億極端貧困人口(每天生活費不足1.90美元)面臨乾旱、洪水和極端高溫的威脅。根據非洲開發銀行發布的報告,在2023年,大多數非洲國家仍然陷入貧困、無知、疾病、腐敗、軍事政變以及超過一萬億美元的債務之中。
非洲陷入貧困是由多重成因引發的複雜問題。從歷史來看,非洲距離歐洲較近,從15世紀起,歐洲殖民者相繼開始侵入南非,到19世紀末期,英、法、德、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時等國家紛紛佔領非洲。這些殖民者顧及自己利益,隨意劃分國界、挑撥民族之間關係,造成這些國家獨立後仍不時展開衝突和發動戰爭,有些更是沒有身為一個國家所需具備的條件。殖民主義結束後,遺留下來的種族和族裔衝突,仍令如今的非洲動盪不安,貧困和腐敗一直在這些國家蔓延。近年來的氣候變化、新冠疫情、區域戰爭等等因素也令情況更加惡化,在肯尼亞北部、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過去5年農作物失收導致食物不足,超過1,200萬牲畜死亡。2022年蝗蟲為禍也造成廣泛破壞。儘管目前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但區內整體糧食供應仍相當緊張,許多人每天只能夠吃一餐飯。連年的衝突與新冠疫情亦導致非洲各地耕種面積減少,以及俄烏戰爭導致小麥價格急漲令饑荒現在更為嚴重。
在這種大背景下,中國日前召開中非合作論壇峰會,是中國疫後最大規模主場外交,引起高度關注。中國推出「十大夥伴行動」,涵蓋文明互鑒、貿易繁榮、產業鏈合作、互聯互通、發展合作、衛生健康、興農惠民、人文交流、綠色發展、安全共築等10個領域,助非洲脫貧並走向現代化,為此中國未來3年將提供3600億元人民幣資金。中國有14億人口,與非洲大陸人口數目相若,然而中國經過40多年改革開放,已由一窮二白步入全面小康,但非洲仍一貧如洗,是全球最不發達地區。
只是在當今意識形態對立嚴重、美中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對中國大力援助非洲,助其脫貧現代化,西方並未表示歡迎,反而擔憂中國借此拉攏全球南方,共抗西方。全球南方指非洲、拉美、太平洋島國等不發達地區,代表全球南方的77國集團現有成員134國,佔全球國家三分二,在國際間舉足輕重。美國《國家利益》雜誌上月有文章警告,說中國在全球南方建起碼頭、基建的全球戰略網絡,已成軍事、科技以外的中美第三條戰線,《經濟學人》上月亦發文指,中企在全球南方的銷售急增,威脅西方企業。事實上,美國近年也發力美非關係,2022年,拜登總統舉行第二屆美非峰會,當時非洲也有50餘國元首大陣仗場面。今年1月、4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商務部長雷蒙多也相繼首訪非洲,決心重新強化美非關係。在世界格局變化之下,非洲或許在獲得更多重視的同時,能有更多資源解決貧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