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拳擊協會IBA在取消阿爾及利亞選手哈里夫和台灣選手林郁婷2023年世錦賽的聲明中指出,在對以上兩人進行單獨、公認的檢測後,顯示兩人比其他女性參賽者具有競爭優勢,且均不符合所需的必要資格標準。
IBA並未公布具體的檢測細節,但聲明的附註中有這麼一條:IBA將女性定義為具有XX染色體的個體(Women/Female/Girl means an individual with chromosome XX)。
這也是上述二人被質疑染色體為XY,從而令對手大呼不公平的原由。
不過該兩名選手都參加了奧運會,因為國際奧委會針對女性選手的賽前測試規定,「選手在比賽前的十二個月內以及比賽期間,體內的睪固酮數值必須低於10nmol/L。」
用睪固酮的數值來定義性別,又是否百分百正確呢?美國的跨性別游泳選手湯瑪斯便長期使用荷爾蒙降低睪固酮數值,參加女子組比賽。
如果性別判斷以睪固酮數值為主要標準,那麼表面性徵模糊的雙性人的確佔生理優勢,他們只需要在比賽前十二個月及比賽期間抑制睪固酮數值即可。
男人雄性荷爾蒙的分泌是女性的二十倍,所以肌肉含量、骨骼的粗壯度佔絕對優勢,擊拳的力量及爆發力是女性的一點五倍至兩倍。
運動場上,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無論是性徵模糊者、跨性別者、變性選手……參加哪種級別的比賽,只有被懷疑是男人的選手去女子組比賽,卻從來沒有被懷疑是女人的選手去男子組比賽。如果性別判斷複雜,「焉能辨我是雌雄者」選擇去男子組比賽,相信外界的爭議聲會小很多,至少他們的對手一定沒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