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府的且林士果廣場路口改建工程、特別是其中在柏路上修建巴士島的計劃,引起華埠一些人士對未來重開柏路前景的擔憂。在17日舉行的華文媒體記者會上,市府相關官員表示,巴士島並非今後不能拆除,且林士果廣場工程與柏路重開是兩碼事,不會互相影響。
市經濟發展公司(EDC)公共領域主管劉雅婷、規劃副總裁孫慧君、政府和社區關係副總裁李金枝以及交通局公共領域助理局長Emily Weidenhof在昨日的記者會上就且林士果廣場路口改建工程回答了華文媒體的提問。這些官員表示,工程旨在給且林士果廣場路口的交通和行人安全帶來大改善,為遊客提供更直接與華埠的連結,給華埠帶來經濟機會。
關於柏路,在之前於華埠召開的街坊大會上,已經有很多人呼籲重開,而一些柏路周圍居民卻希望柏路保持關閉。交通局現在正在研究柏路重開對交通的影響,收集到所有數據和民眾意見后會交給市長決定。但他們強調,且林士果路口改造與柏路重開是兩個工程,互不影響。
作為且林士果工程一部分的柏路及周邊路段改善計劃(SIP) 意在於是否重開柏路的決定出臺之前,先採取一些措施解決人們對當地生活質量,交通安全,通道暢通等問題的擔心,其中包括建一條雙向自行車道和一個巴士候車島,但這只是短期緩解問題,將來如果柏路重開也並非不可以拆除。針對柏路未來安排的基建基金已經撥出,這次工程不會動用這筆資金。
官員們表示,且林士果路口進行簡化改善後將會使之更安全,包括包厘街部份段落拉直,也可以給車輛更直接的通行,縮短行人過馬路的距離,還民眾更多公共空間。且林士果工程對附近的小商家必然帶來影響,但市府會在工程開始後進一步跟蹤商家上下貨,客人到訪等情況,並給出應對策略,儘量減少對小商家的影響。
至於之前有民眾和社區組織提出的退伍軍人紀念碑牌坊和林則徐像移動位置的問題,這些市府官員表示,已經向退伍軍人會做出承諾,退伍軍人紀念碑牌坊儘量不動,但現在牌坊上已經有很多裂痕,公園局已經就此發出招標,將對牌坊進行修繕。他們說市府也已經與閩籍社區團體進行了溝通,對方表示可以考慮移動林則徐雕像,但要求仍然面對東方,市府也會儘量滿足。
這些官員表示,目前且林士果工程仍然計劃2025設計完成,2026年開工,2027年完工。關於這個工程,不同意見方都有自己的臆測。但無論臆測如何,事實是關於柏路的未來目前並未有定案,但且林士果路口交通安全問題必須改善,所以政府對這個工程進行大額投資,這也是華埠歷史性的機會。本報記者榮筱箐紐約報道

市府官員就且林士果改建工程召開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