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競選遇刺 槍聲實在詭譎

自從人類發明了槍,世界上從來就不稀罕槍聲……有些子彈射向敵人,有些子彈射向同夥;有些子彈光明正大,有些子彈來歷不明……總之,槍響之後,或有悲劇,或有鬧劇,或有不解之謎。據媒體消息,當地時間13日下午,特朗普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舉行競選集會發表演講時,現場響起槍聲。他在特勤人員保護下立即撤離了演講台。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最新發表聲明,稱自己的「右耳上部被一顆子彈擊穿,流了很多血」。據報道,當天特朗普在在自創社交媒體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上發帖表示,「我立即意識到出事了,因為我聽到了嗖嗖的槍聲,並立即感覺到子彈穿過了皮膚……流了很多血」。特朗普還稱,「這種行為竟然發生在我們國家,真是令人難以置信。目前還不清楚槍手資訊,他現在已經死亡。」

其實,暗殺這件事情,發生在美國並不奇怪,發生在其他國家也不奇怪,發生在甚麼時代都不奇怪。在中國,從荊軻刺秦王到汪精衛刺殺攝政王載灃,數見不鮮。重溫歷史,汪精衛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從事革命活動,起義多次失敗後,萌生暗殺之念,與黃複生、黎仲實、喻培倫、曾醒、方君瑛、陳璧君等七人組成一個暗殺團。而在美國,之前有九任總統遭遇到刺殺,分別是傑克遜、林肯、加菲爾德、麥金萊、羅斯福、杜魯門、甘迺迪、福特、雷根,其中四個被打死。

早在2022年7月8日11時30分左右,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市街頭發表演講時遭槍擊倒地,安倍在被緊急送醫時心肺功能停止。7月8日當地時間17時03分,安倍晉三因傷勢過重不治身亡。事發時現場傳出兩聲槍響,警方當場以涉嫌殺人未遂逮捕一名男子。該男子名叫山上徹也,41歲,奈良本地人。現場發現一把疑似用於行兇的槍支。因此,政治家的風險並不遜于其他行業人士。

人們觀察到,近年競選活動中的暴力事件越發層出不窮。這些事件不僅威脅到候選人的生命安全,也加劇了社會的分裂和緊張。特朗普作為一位極具爭議性的政治人物,其競選活動更是成為了各種極端情緒的匯聚地。

特朗普如今的再次競選,其參與的活動成為了各種政治力量和極端情緒的焦點。他在此次槍擊事件中倖免於難,真的比較幸運。

據媒體報道,前總統特朗普集會槍擊事件中的一名槍手已被美國特勤局擊斃——死無對證,也許增加了更多的詭譎色彩:誰指使的?目的何在?……媒體援引執法官員的話說,前總統特朗普集會槍擊事件已作為刺殺案調查處理。白宮通過社交媒體發布消息稱,拜登收到了針對特朗普集會現場槍擊事件的簡要彙報。隨後,拜登競選團隊宣布暫停所有拜登接下來的外出活動,並將儘快撤下所有的電視競選廣告。

世間爭鬥,目的會有百種詮釋。回眸歷史,1913年3月20日晚10時45分,奉袁世凱電召北上的宋教仁在上海北站檢票口突遭槍擊,22日淩晨不治身亡。接下來案件的破獲,出乎意料的順利;幕後黑手是袁世凱身邊的親信。

宋案發生時,孫中山正在訪日。3月22日,孫中山驚聞宋教仁噩耗,立即中止訪問,準備動身回國。3月25日,孫中山返抵上海,親致輓聯:「作民權保障,誰非後死者;為憲法流血,公真第一人。」對這位辛亥革命時期傑出的愛國者和卓越的革命家、政治家,中國民主共和事業的奠基者給予了高度評價。誠然,政治競選應該是民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選民表達意願和選擇領導人的重要途徑。現今,特朗普遇刺背後的動機又會是如何?人們不妨拭目以待。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