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美國財政部20日在報告中指出,並未發現美國主要貿易夥伴有操縱匯率的情況,但將日本新增於匯率操縱觀察名單,中國大陸、台灣等六個國家及地區再次列入觀察名單。
美國財政部向國會遞交關於美國主要貿易夥伴總體經濟與外匯政策半年期報告。報告評估截至2023年12月的4個季度美國前20大貿易夥伴的政策,這些貿易夥伴佔美國商品與服務對外貿易的78%。這份報告指出,沒有任何美國主要貿易夥伴操縱其貨幣與美元間的匯率,以阻止有效的國際收支調整或在國際貿易中獲得不公平競爭優勢。
不過,報告將日本新列入匯率操縱觀察名單。日本央行最近為支撐日圓而採取的外匯干預措施並不是決定將日本列入貨幣監控名單的因素,列入名單的原因是日本的貿易順差和經常賬戶盈餘較高。
4月底,日圓兌美元貶破160日圓創34年新低後,反彈至151-156日圓區間,進行橫盤整理。但日前因美聯儲暗示今年只減息1次,促使日圓本周跌勢加速,美元兌日圓升至158日圓的7周高點。報告提到,日本在2024年4月和5月(在報告所涉期間之外)干預,這是自2022年10月來首次,日本買入日圓並賣出美元使日圓升值。「日本外匯操作是透明的,但財政部期望外匯市場基本上是自由交易的,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下,經過適當的事先磋商,才能進行干預。」
另有六個經濟體持續被列入匯率操縱觀察名單,包括越南、中國大陸、德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台灣,這和去年11月的名單一樣。美國對於匯率操縱設有3項標準,分別是對美國商品貿易順差達到150億美元以上,經常賬盈餘至少佔該國及地區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以及12個月中至少有8個月進行持續性單邊干預匯率,且淨買匯總額至少達到該國或地區GDP的2%。只要符合2項就會被列入觀察名單。
根據報告,日本、台灣、越南和德國都符合擁有重大雙邊順差及大量經常賬盈餘的標準,而新加坡則符合持續單邊干預外匯及擁有大量經常賬盈餘。報告重申美國財政部要求北京提高透明度的呼籲。
相關內容包括,北京未能公布外匯干預措施,且其匯率機制的關鍵要點普遍缺乏透明度,使其在主要經濟體中顯得異常,美國財政部未來會密切關注中國國有銀行外匯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