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候選人顯「差異」針鋒相對火藥味更濃

各候選人在辯論結束後友好合影,(左起)主持人Terisa Estacio、安世輝、羅偉、湯曉慧、麥法恩、布里德和佩斯金。記者彭詩喬攝

相隔五天後的第二場三藩市市長辯論會,火藥味明顯更濃,現任市長布里德與其他候選人在公共安全等問題上展開激烈辯論。

本場辯論由三藩市民主黨舉辦,17日晚上在三藩市加大法學院舉行。三藩市民主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湯曉慧(Nancy Tung)告訴本報,辯論的目的是顯示候選人「差異性」,「每個候選人都有其強項和不足,辯論可加強他們的區分,我認為隨著時間推進,他們之間的差異會更加明顯。」

布里德、前市長兼市參事麥法恩(Mark Farrell),牛仔褲品牌李維斯(Levi Strauss)家族繼承人羅偉(Daniel Lurie),現任市參事會主席佩斯金(Aaron Peskin)和市參事安世輝(Ahsha Safai)出席辯論。布里德在辯論中捍衛政績,抨擊對手試圖開倒車。

麥法恩和布里德針鋒相對,麥法恩批評布里德任內警察人數減少,並承諾若當選會恢復她削減的警察與算。布里德則反擊,警察並不是解決所有公共安全問題的第一方案。但麥法恩認為還不夠,他需要確保警察部門獲得充分資金支持。

湯曉慧指出,辯論突出了候選人試圖彼此區分的策略,例如羅偉利用他經營非營利組織的經驗,質疑布里德對於市府合約的監管。

羅偉的富家子弟身份被對手攻擊,安世輝指羅偉母親捐100萬元給他競選,而三藩市一名清潔工需要工作25年才能賺100萬元,批羅偉試圖用金錢買下市長的位置。

羅偉希望選民看到他在公益事業的努力,如創辦了反貧困的非營利組織,為灣區各組織捐贈超過5億元。

佩斯金強調對發展可負擔住房的承諾,指增加市場價住房供應會降低租金的觀點是「一派胡言」,推崇「不推平我們喜愛的事物的前提下」發展可負擔住房。

安世輝強調身為台上「唯一的移民」,明確爭取移民社區的選票。

湯曉慧透露,民主黨中央委員會正在為候選人背書做準備,將於7月初開始發送問卷給各候選人,隨後約見面試,7月24日將直播公開背書會議。她再次提醒選民,三藩市採用即時複選,選民要善用第一、二、三排序為候選人投票。本報記者彭詩喬三藩市報道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