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師母

忙碌了一整天,卻急不及待趕到一間餐廳,會合一位五年沒見的朋友。身形魁梧的他終於到達,與五年前的青春和活力沒減,卻多了一份穩重,然後用普通話叫了我一聲:「老師!」從來不教琴的我何來多了一個學生?這刻我太太也趕到,他立即輕輕向她鞠一個躬:「師母,你好!」這樣的稱呼,配合在他面前像來自小人國的夫妻,更感新穎中帶點尷尬。

  對上一次見面是2019年,地點是駐港解放軍於昂船洲的海軍基地。對的,他是一位已退伍的軍人。其實打從2014年起,我便開始參與一個一年一度的「軍民同樂慶中秋」的活動,集合香港一些歌手、名人和藝術家,在海軍基地與駐港解放軍軍人一起籌辦、合作演出的一場大型表演,而我就是這個表演的管弦樂團、流行樂隊指揮、歌唱指導等,同時協助整個演出的配樂編曲和綵排。於是每年7月起便不斷出入營地,與軍隊練習,有時在昂船洲,有時在佐敦。就這樣,所有參與的軍人都稱我為「老師」。

  每次驅車入海軍基地,繞至昂船洲東岸,都會望見一個新鮮的香港,因為甚少有機會從這角度、這距離觀看九龍和香港島。本應是嚴肅的軍地,卻只留下綠洲的印象。

  青春、藝術才華橫溢但認真的男女軍人,在每一次綵排後都令我思考:會否有機會邀請他們天天在香港各大中小學的早會,充分利用他們的才華進行一個小品式演出,繼而講解駐港解放軍在香港的工作和重要性。

  只可惜最後一次合作是2019年,接著又是三年的抗疫,會否重燃這份軍民藝術交流?仍是我內心一份重要的寄望。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