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何處不煙花?

領導人說:「何處不旅遊?」於是做官的,要絞盡腦汁,度橋吸遊客。

  試問有幾多新橋?逐漸會發覺,來來去去,都是那幾招:藝術/展覽/文化/黃鴨仔等等,當然還有「煙花」/「煙火」匯演。

  無處不在。若干年前,在日本北海道滑雪,天寒地凍,地廣人稀,度假區在晚上,居然仲搞「花火」(漢語「煙火」,Pyrotechnics)盛會!

  當時想:「搵鬼睇咩?」白天滑雪又累,晚飯後早早睡覺去,加上有幸生於香港,「煙花」表演由細睇到大,不稀罕。

  直到現在,才明白當地人的苦心,都係為「吸遊客」 。可見我們驕縱的香港人,向來搵錢容易,換作其他地區,早已千方百計「無處不旅遊」。

  不只是北海道,日本每年夏天,起碼有一千場以上的「花火大會」,各有名目,為首「三大」:長岡祭典、秋田大曲與茨城土浦的全國花火競技大會等。即使是東京,不愁沒遊客,夏天仍有隅田川花火大會。又,日本女子拍寫真集,必有穿浴衣蹲下玩「花火」的照片,並要配合寂寞眼神,已成定例。

  先前說:日本的「花火」,等於我們的「煙火」,可用於室內,像宴會/演唱會等。有三種高度:「低空」100公尺以下;「中空」100至180公尺;「高空」180公尺以上。

  我們在香港,人煙特別稠密,平地「煙火」受管制,防爆炸或傷人;每逢喜慶匯演,看的多是「煙花」,高空大範圍發放。

  這一招,不只香港,日本、台灣等常用,甚至富庶如法國南部,沿海的多個城市,每年亦舉行煙花比賽,各出奇謀,只為爭取遊客消費耍樂。

  甚至是各地的迪士尼樂園,晚上臨閉幕前,總會有場燒煙花,向遊客告別,燦爛壯麗,消散後特別令人感寂寞。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