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西裝,上班去

(康 子)

  法國與香港,近年的情況類似:先是「黃背心示威」,遊行/抗議/搗亂,繼而是疫症肆虐。

  巴黎開服裝店的朋友告訴我們:「整整兩年,完全沒有遊客。」僅靠本地人及小部分網購等,勉強支持。

  終於捱得過,存活下來,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慶幸有今年7月的奧運會,連同國慶一起大搞,全國上下一心,眾工會已承諾:期間,不搞事。

  一向悠閒的南部,亦「動」起來。最稀奇,是在尼斯巿中心,看見西裝友(!)行走,居然有點香港中環的風采。

  從不見。聰明朋友來訪二十多年,只知道這\xf9堿O退休人士及遊客的樂園,大家總是穿休閒服,吊吊揈;物價亦便宜,人人躺平,老幼咸宜。

  唯一的難處:年輕人找不到工作,通常要「出城」,告別父母鄉親,才能有作為。

  但即使留在「樂園」,也有煩惱。由於退休人士太多,年紀越來越老,任由他們駕私家車,是非常危險的一回事,因此建地鐵,事在必行。

  人口亦停止增長。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至本世紀初,尼斯一直只有七十多萬人居住,因為來的人多,老死的人也不少。

  繼續下去,城市發展會滯後,入不敷支,有老化及破產的危機。轉捩點是建機場,從此成為法國南部的交通樞紐。你要去康城/摩納哥/蒙地卡羅/聖杜比斯?以往要從巴黎轉機,現在可以停尼斯,接駁世界各地。

  搞好交通,百業樣樣通。既有機場、地鐵等,經濟活起來,開始出現大型的冷氣商場、多樣化的餐飲業、高級服務式住宅等等,提供大量工作機會,年輕人於是湧至。

  2016年國慶日的「尼斯恐襲」(八十六死/四百三十四傷),也有刺激作用。誰甘心坐以待斃?要生存,不能退休,唯有積極振作,穿起西裝上班去。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