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醫療科普淪為流量俘虜

(徐秋穎 中國)

「只要幾塊錢,補腎又健脾」、「三甲醫生教你正確洗臉」…… 隨著人們養生保健意識的提高,醫療科普成了不少短視頻平台的「流量密碼」。然而,這些短視頻良莠不齊,很多來自不懂醫的「專職寫手」;而一些穿白大褂、有平台認證的「權威」醫生,也可能是被運營公司操縱的「擺拍演員」。

得益於短視頻的興起,醫療科普的傳播門檻明顯降低,醫生等專業人士也有了更多開展醫療科普及展示自我的機會。這原本是件皆大歡喜的事,但當部分由醫生出鏡的醫療科普視頻,從選題到腳本,再到話術,全由背後的運營公司主導,醫生實際成了被操縱的「流量道具」時,這顯然是對本該科學、嚴肅的醫療科普的一種扭曲,也是對醫生專業形象和公信力的嚴重消耗。

從媒體的最新調查來看,眼下不少醫生採取了與短視頻運營公司合作的新模式。客觀說,這種模式下,醫生製作科普視頻的效率得到提升,也省掉了很多後期成本。但是,這種模式在一開始就變得不再純粹。因為運營公司的加入,目的幾乎無一例外都指向了盈利,這與醫療科普的公益性質,形成了難以調和的衝突。

正是在這種被改變的初衷下,一些醫生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從科普專業主體變成獲取流量的「工具人」。像不少參與該模式的醫生,只需要拿著運營公司提供的內容「照著念就行了」,徹底異化為了「演員」。

更值得警惕的是,為了攢出高流量視頻,不少運營公司不惜劍走偏鋒,或抄襲洗稿,或走「擦邊」路線,或危言聳聽販賣焦慮。不僅未能起到應有的科普作用,反倒拉低了整體互聯網醫學科普資訊的質量,甚至對受眾帶來誤導。此外,這些被運營公司操縱的醫學科普視頻的盡頭,往往是更隱蔽的「帶貨」。

因此,無論是從提升醫學科普嚴肅性的角度考慮,還是為有效壓縮醫生帶貨的灰色空間,對這類由運營公司主導的偽醫療科普短視頻,應該有針對性的規範,不能任由其大行其道。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