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10種Medicare處方藥 廠家願與政府議價

強生、默克藥廠及必治妥施貴寶等主要製藥公司已同意,參與聯邦政府的醫保藥品價格談判,為未來幾年降低藥品成本鋪路。資料圖片

拜登政府表示,「醫療照顧Medicare」10種處方藥的生產商,已經同意與聯邦協商藥價,估計未來幾年消費者就能陸續受惠。分析形容,這次政策影響長者民生,一旦效果理想的話,將有利於總統拜登競逐連任以及民主黨爭奪國會控制權。

綜合美聯社及NBC報道,這次同意和政府議價的,包括強生(Johnson & Johnson)、默克(Merck)、必治妥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BMS)等大型製藥公司,雙方若能達成協議,新的價格預料2024年才會生效,因此長者可能2026年才感受到價格變化。由於目前尚未開始談判,外界無從猜測藥價的下降幅度。

據悉,上述廠商的產品包括抗凝血藥物凝血通(Eliquis)。白宮表示,這款藥物在去年6月至今年5月間,已有370萬「醫療照顧」受益人使用,2022年人均支付608元。另一款則是糖尿病藥物適糖達(Jardiance),使用人數接近160萬,2022年人均支付490元。此外還包括拜瑞妥(Xarelto)、健諾胰(Januvia)等藥物。政府數據顯示,這次列入名單的10種藥物,去年使用人數大約900萬人,合共成本34億元。

為了準備議價事宜,醫療照顧與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在8月定出名單,要求10種藥物優先討論,而製造商需在本月2日前回覆是否參與協商,並且提交數據作為日後談判參考,否則業者將面臨稅務罰款。製藥公司如果不願談判也拒絕受罰的話,可以完全退出「醫療照顧」計劃,但同時會失去巨大市場份額。

拜登為了競逐2024年連任,已經承諾降低處方藥價,這次宣布消息後,將令他向著這個目標更進一步,其競選陣營也迅速宣傳消息。拜登在影片中表示,藥價高昂非但影響民眾生死,不少家庭往往因為醫療賬單而陷入財困,因此這個問題已經牽涉民眾的「尊嚴與依賴、希望與恐懼」,因此政府必須介入,直到完成任務為止。

外界相信,談判期間醫藥企業固然希望討價還價,共和黨也可能反對,但白宮希望在未來數年,可以繼續擴大談判名單,將更多藥物列入減價範圍。本報訊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