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里常相爭 一再折射文明缺失

戰爭與和平,往大的方面講,就是國家之間的兵戎相見,往小的方面聊,就是鄰里之間的糾纏與爭吵。戰爭源於貪婪,源於自私,源於迷信蠻力;和平源於文明,源於包容,源於相互理解。所以,讀新聞,不但要看導彈與坦克,還要關注雞蛋與圍\xf9晼C近日,同住別墅區的左右鄰居,因為各種小事積怨,矛盾交錯,為爭一口氣,甚至在院內互相懸掛八卦鏡、鎮宅刀劍等風水掛件,導致鄰里關係長期緊張。據悉,上海市徐匯區華涇鎮調解委員會在進行社區矛盾糾紛排查時主動介入這樣一起案件。

鄰里矛盾應該協商處理,不應賭氣解決,迷信行為不僅不能保佑平安,嚴重的可能還會擾亂社會秩序。另外,往深層次思考,以鄰為壑,往往就是文明素養的嚴重缺失。我們雖然在20世紀的苦難中失去了一些「進步」的信念,但並沒有真正吸取教訓(人類歷史上,重蹈覆轍的實例不勝枚舉)——曾經因為信仰缺失而產生的的問題,不但沒有被消解,反而愈加嚴重。

《悲慘世界》作者維克.雨果曾言之鑿鑿的表示:信仰是人們所必須的,甚麼也不信的人不會幸福。現代人聽到這句話往往不以為然,認為它過時了。然而,即便在19世紀,人們也對這種「警示箴言」視而不見。當時,西方人剛剛享受了工業革命帶來的巨大成果,這種前所未有的成就膨脹了人心,人們相信「上帝真的死了」,而自己無所不能,並渴望充分理解人類社會的本性、動力,並徹底運用到文化實踐之中。

當代的人能夠製造出槍砲、坦克、飛機,導彈、軍艦、航母,激光武器、電磁武器、化學武器、核武器。武器的先進性充分體現了人類的聰明程度。然而,追求文明的我們並不知道如何消除武器?必須看到,部分人的物質再豐富,也消除不了地球人的飢餓與貧困,哪怕就是餓死再多的人我們也要製造武器,這是多麼的愚昧。如果我們能夠把製造武器的錢,用來拯救飢餓與貧困,人類社會將更加文明完美。但是,精神的愚昧沒有如果可以挽回。太空科技、武器科技極端展示了我們的文明與愚昧同在。

自古以來,「和」是文明的核心,並且一直被人們重視著。孔子說「禮之用,和為貴。」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今天我們說,要建立一個沒有戰爭的社會。看來,「和」作為一種文化一直被傳承和發展。然而,鄰居之間的糾紛卻每天都在發生。這是「和」的匱乏。「和」代表了寬容與豁達的生活態度。和睦的人際關係,和諧的社會環境,對於人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家庭之和,朋友之和,同事之和,都有利於發展進步。以和為貴,和氣生財。

安徽桐城有個六尺巷的故事。清代康熙年間,大學士張英在桐城的府第與吳姓相鄰。吳姓蓋房欲佔張家隙地,雙方發生糾紛,告到縣衙。因兩家都是高官望族,縣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難以定奪,連稱憑相爺作主。相府家人遂馳書京都,張英閱罷,立即批詩寄回,詩曰:「一張書來隻為\xf9晼A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得詩,旋即拆讓三尺,吳姓深為感動,也連讓出三尺。於是,便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道。

孔子說:唯上知與下愚不移。大概意思就是:只有上等的智者與下等的愚人是改變不了的。不得不說,孔子是有大智慧的聖人,更是善於懂人心、懂人性的高手。其實,不僅是過於聰明的人和過於愚笨的人不容易改變,而且這兩種人往往最難相處,最容易傷害他人的。比如說,人前很會做人的,顯得很聰明的人,背後總有算計;而愚昧無知的善良人,他們是非不分,善惡不分,有時候比惡人還可惡。一般來說,壞人作惡屬於主謀,但是愚昧無知的蠢人則是壞人的幫兇。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