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訪俄行程的意義及帶出重要氣氛(下)

余非 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

金正恩的行程有兩點值得留意。

第一,金正恩9月10日出國,17日便回到朝鮮。前後全程一個星期;但是當中只有13日一整天是普金會。

第二,9月13日普金會之後,其實普京和金正恩便東西二分。金正恩由北向南繼續行程時;普京已經由遠東飛回歐洲,在黑海旁邊、主辦過冬奧的索契與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會面。盧卡申科14日抵達俄羅斯,15日與普京會晤。說到火藥味,普京和盧卡申科會面後的記者會內容才更加尖銳。盧卡申科表示,白俄羅斯、俄羅斯與朝鮮可以考慮進行三方合作。至於在記者會上談到俄烏問題時,普京公開回應布林肯「跳探戈」的說法–布林肯誣蔑俄羅斯,指俄羅斯不肯和談,情況尤如跳探戈舞沒有對手。普京警告烏克蘭不要「跟隨外國的音樂起舞」,更加表示:「探戈當然好……但對烏克蘭來說,重要的是別忘了戈巴克舞(烏克蘭民族舞蹈)。」普京一再重申,一直也沒有拒絕和談。普京還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有一個國家自認為是特例,這便是美國……它甚至允許自己做那些自己都承認是屬於犯罪的事情。(這麼說是)因為美國正在借烏克蘭人之手使用集束彈藥。」普京指出,烏軍在戰場上廣泛使用了集束彈。

總而言之,13 日的普金會氣氛相當祥和;而更尖銳的發言,出現在另一個場合–與盧卡申科會晤及見記者時所說的。

文章收結前,點評普金會的作用和意義。

當前,美國拉攏韓國組建亞洲版北約,朝鮮半島很可能是更加容易擦出火花的戰場。因此,俄羅斯也好,中國也好,與金正恩維持互信互動十分重要。而互信互動,甚至軍事上的默契,根本不用在台面做。於是,此次金正恩的綠色火車之旅,是一場輿論戰和外交戰,帶西歐媒體遊花園。做法確是相當成功。由金正恩是否出行,到正式出行那幾天,歐美媒體幾乎天天報導、天天評論;美國也不斷發出警告。而清楚了行程後,大家便知道普京只參與了一天而已,於搶佔視線的威力卻已發揮至極致。結果是,俄羅斯沒有跟朝鮮簽署任何軍事協議,完全沒有違規。此行只是令世界見到,兩個被美國全面封殺、全面制裁的國家,他們的領導人打不死,堂堂皇皇地握手合照,而且令歐美媒體非密切追蹤報導不可。

普金會,可以說是反美國霸權的兩個國家在外交和新聞焦點上的一次勝利。側面反映被美國封殺的這兩個國家,只要他們稍為動一動身,有那麼一點的小操作,便引來全世界關注。普金會,會對已不害怕美國霸權、反殖反帝的氣氛起鼓動作用。所以說俄羅斯是揭竿而起!當前整個世界有不少國家,都朝俄羅斯的方向走(對抗美歐及北約)。

至於實質上的聯盟和合作,例如那六小時的見面內容,當然不需要在台面上向傳媒交代。這,就是國際時事。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