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五買氣穩中帶憂 消費者更精打細算

黑色星期五來臨,業界期待人流回歸。美聯社

黑色星期五或許不再是過去那種「血拚嘉年華」,不再出現民眾為了限時優惠而衝向購物中心,甚至為了玩具或電視大打出手的極端場面,但它依舊是全美全年最大的購物日。今年適逢經濟前景不明朗及特朗普總統對進口商品大規模徵收關稅,不少企業選擇自行吸收部分成本,而非直接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美國諮商會(The Conference Board)本月25日發布的報告指出,全國消費者對經濟的信心在本月滑落至 4 月以來最低。報告指出,聯邦政府停擺、就業成長疲弱及通脹高企,都是拖累信心的主因。

儘管如此,從沃爾瑪(Walmart)、百思買(Best Buy)及其他零售商公布的穩健季報來看,消費者整體仍展現出一定的消費意願。不過,多數零售主管也坦言,顧客愈來愈精打細算,更專注於折扣,對購買品項的選擇也愈來愈挑剔。

有消費者說,基於對關稅的憂慮,會在網購促銷日「網購星期一」(Cyber Monday)尋找優惠,也願意一路等到年底伺機撿折扣。即便存在這些隱憂,分析師與購物中心業者仍普遍指出,進入黑色星期五前,買氣表現相當穩健。

位於明尼蘇達州布魯明頓的美國商城(Mall of America)表示,黑五前夕的商場人流已超越新冠疫情前 2019 年的水準。全美最大零售業貿易組織、全國零售聯合會(NRF)的預測也顯示,今年假日銷售將「健康成長」。NRF 估計,11、12 月期間,全美消費者合計將花費 1.01 兆至 1.02 兆元,較去年增長 3.7% 至 4.2%。追蹤包括現金在內各種支付方式消費的萬事達卡則估計,11 月 1 日至 12 月 24 日的假日銷售將成長 3.6%,略低於去年的 4.1%。美聯社電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