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奇景 夕陽「漏氣」 天文台解構扁扁的鹹蛋黃|Juicy叮

夕陽與橋索在空中邂逅,織出橘紅色天幕。暮色凝固前,漫天流霞隨鹹蛋黃漫溯,為夜色提前亮起一盞,扁扁的,漏氣的,燈。香港天文台在facebook專頁以「🌅扁扁的鹹蛋黃」上載網民的絕美夕陽美拍,順道解構為何鹹蛋黃變扁的現象——詳情見下圖及下文:

天空奇景 夕陽「漏氣」 天文台解構扁扁的鹹蛋黃逐張睇↓↓↓↓

天空奇景 夕陽「漏氣」 天文台解構扁扁的鹹蛋黃。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香港天文台 HKO@facebook)(攝:Joseph Leung / 2025年11月9日 / 青馬大橋 / #CWOS)
天空奇景 夕陽「漏氣」 天文台解構扁扁的鹹蛋黃。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香港天文台 HKO@facebook)(攝:Joseph Leung / 2025年11月9日 / 青馬大橋 / #CWOS)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香港天文台 HKO@facebook)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香港天文台 HKO@facebook)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香港天文台 HKO@facebook)(攝:Joseph Leung / 2025年11月9日 / 青馬大橋 / #CWOS)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香港天文台 HKO@facebook)(攝:Joseph Leung / 2025年11月9日 / 青馬大橋 / #CWOS)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香港天文台 HKO@facebook)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香港天文台 HKO@facebook)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香港天文台 HKO@facebook)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香港天文台 HKO@facebook)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香港天文台 HKO@facebook)
facebook截圖(資料來源:香港天文台 HKO@facebook)

 

圖二(a) 日出時太陽實際位置還在地平線以下。天文台網頁截圖
圖二(a) 日出時太陽實際位置還在地平線以下。天文台網頁截圖

 

圖二(b) 日落前太陽實際位置已降至地平線以下。天文台網頁截圖
圖二(b) 日落前太陽實際位置已降至地平線以下。天文台網頁截圖

 

圖一 太陽光通過大氣層時會發生連續折射現象(圖像不按比例)。天文台網頁截圖
圖一 太陽光通過大氣層時會發生連續折射現象(圖像不按比例)。天文台網頁截圖

 

圖二(a) 日出時太陽實際位置還在地平線以下。天文台網頁截圖
圖二(a) 日出時太陽實際位置還在地平線以下。天文台網頁截圖

 

天文台網頁截圖
天文台網頁截圖

 

圖二(b) 日落前太陽實際位置已降至地平線以下。天文台網頁截圖
圖二(b) 日落前太陽實際位置已降至地平線以下。天文台網頁截圖

 

圖三 受大氣折射及太陽視半徑的影響,當太陽頂部的光線於日出或日落時到達地平線,太陽的實際中心的仰角平均約為地平線以下0o50’。天文台網頁截圖
圖三 受大氣折射及太陽視半徑的影響,當太陽頂部的光線於日出或日落時到達地平線,太陽的實際中心的仰角平均約為地平線以下0o50’。天文台網頁截圖

 

相關閱讀:夕陽上方驚現極罕見綠閃光奇景 網民捕捉轉瞬即逝一刻 天文台咁解釋……

為何鹹蛋黃變扁?

天文台在帖文中指,「大家有冇發現,太陽喺日落時不但會變到好似鹹蛋黃咁橙橙紅紅🟠,有時仲會稍微變咗橢圓形添㗎😲! 太陽之所以會望落去扁咗,其實係同大氣層嘅 #折射 有關✨」。

天文台解釋「陽光經過大氣折射後,#視覺位置 會比 #實際位置 高咗啲,呢個效應愈接近地平線就會愈明顯。由於喺日出日落時,太陽底部比頂部更靠近地平線,底部嘅折射效應亦因此更大,底部嘅視覺位置會再高啲,最終整個太陽望落去就會好似扁咗咁啦~(攝:Joseph Leung / 2025年11月9日 / 青馬大橋 / #CWOS)#社區天氣觀測計劃 #太陽 #大氣折射」。

相關閱讀:月亮變大了? 東區走廊誇張「巨月」掛天邊震撼眼球 天文台傳授拍攝小貼士

大氣折射對日出日落時間的影響

有回應的網民上載自家的夕陽美拍作回應;而在天文台官網的「學習」、「教育資源」欄目下,有一段「大氣折射對日出日落時間的影響」文章。

當中附圖提到「日出日落是每日地球自轉而導致太陽的上邊緣出現及消失於地平線上的現象。日出日落時間除了取決於觀測日期,以及觀測者的位置、高度及時區外,亦會受地球大氣層對太陽光線的折射效應所影響」。

文章指出「大氣層密度是不均勻的,越高空越稀薄,這會令太陽光通過大氣層時發生連續折射,產生曲向地面的現象(圖一)。當我們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觀測到的太陽(即太陽的視位置)比實際位置變高了。因此我們看到太陽剛升起時,它的實際位置還在地平線以下(見圖二(a))。同樣道理,當我們觀看日落時,看到太陽降至接近地平線時,它的實際位置已經在地平線以下(見圖二(b))」。

文章還表示「那麼大氣折射對日出日落時間會有多少影響呢? 當日出或日落時,太陽頂部的光線到達地平線(見圖三),太陽實際中心的仰角平均約為-0o50′[1] (負數為地平線以下),其中的-0o16’是太陽的視半徑[2],而餘下的-0o34′ 則是平均大氣情況的折射效應[2],後者在視覺上會令日出提前,而日落則延後。

以香港為例,受大氣折射的影響,觀測到的日出及日落時間比沒有大氣折射效應的情況分別提早及推遲2分鐘左右。事實上,香港天文台公布的日出日落時間中已經包含了大氣折射等因數,用戶無需大費周章自行計算」。

資料來源:香港天文台 HKO@facebook

相關閱讀:香港驚見「火山爆發」壯觀場面 網民:有點神秘的感覺 天文台有官方說法↓↓↓↓

當堡壘在曙色中慵懶地升起,沉睡的赤龍正在翻身。極目是燃燒的巨浪,火山吞噬大地般,把蒼穹燙染得漫天熾烈。香港天文台9月11日在facebook專頁以「軟軟的雲」為題,上載網民早前捕捉到,本港上空如「火山爆發」的壯觀場面↓↓↓↓

香港驚見「火山爆發」壯觀場面 網民:有點神秘的感覺 天文台有官方說法
香港驚見「火山爆發」壯觀場面 網民:有點神秘的感覺 天文台有官方說法

 

當堡壘在曙色中慵懶地升起,沉睡的赤 龍正在翻身。極目是燃燒的巨浪,火山 吞噬大地般,把蒼穹燙染得漫天熾烈。fb「香港天文台 HKO 」截圖(攝:Chung Ming Lee / 2025年8月13日 / 尖東 / #CWOS)
當堡壘在曙色中慵懶地升起,沉睡的赤 龍正在翻身。極目是燃燒的巨浪,火山 吞噬大地般,把蒼穹燙染得漫天熾烈。fb「香港天文台 HKO 」截圖(攝:Chung Ming Lee / 2025年8月13日 / 尖東 / #CWOS)

 

香港天文台前日(11日)在facebook專頁以 「軟軟的雲」為題,上載網民早前捕捉到 ,本港上空如「火山爆發」的壯觀場面。fb「香港天文台 HKO 」截圖(攝:Chung Ming Lee / 2025年8月13日 / 尖東 / #CWOS)
香港天文台前日(11日)在facebook專頁以 「軟軟的雲」為題,上載網民早前捕捉到 ,本港上空如「火山爆發」的壯觀場面。fb「香港天文台 HKO 」截圖(攝:Chung Ming Lee / 2025年8月13日 / 尖東 / #CWOS)

 

天文台在帖文中表示,「天上嘅濃積 雲睇落軟綿綿,好似入口即溶嘅棉花 糖,但當佢被曙光染上橙色後就畫風 突變,場面有如火山爆發一樣咁壯觀!」。fb「香港天文台 HKO 」截圖
天文台在帖文中表示,「天上嘅濃積 雲睇落軟綿綿,好似入口即溶嘅棉花 糖,但當佢被曙光染上橙色後就畫風 突變,場面有如火山爆發一樣咁壯觀!」。fb「香港天文台 HKO 」截圖

 

天文台在帖文中表示,「天上嘅濃積 雲睇落軟綿綿,好似入口即溶嘅棉花 糖,但當佢被曙光染上橙色後就畫風 突變,場面有如火山爆發一樣咁壯觀!」。fb「香港天文台 HKO 」截圖(攝:Chung Ming Lee / 2025年8月13日 / 尖東 / #CWOS)
天文台在帖文中表示,「天上嘅濃積 雲睇落軟綿綿,好似入口即溶嘅棉花 糖,但當佢被曙光染上橙色後就畫風 突變,場面有如火山爆發一樣咁壯觀!」。fb「香港天文台 HKO 」截圖(攝:Chung Ming Lee / 2025年8月13日 / 尖東 / #CWOS)

 

天文台續指「濃積雲又叫做塔狀積雲, 用嚟形容有龐大垂直發展嘅積雲,不 過當佢發展得越嚟越大嗰陣,就有機 會帶嚟驟雨,甚至大量降雨,所以見 到嘅時候都唔好掉以輕心吖!fb「香港天文台 HKO 」截圖(攝:Chung Ming Lee / 2025年8月13日 / 尖東 / #CWOS)
天文台續指「濃積雲又叫做塔狀積雲, 用嚟形容有龐大垂直發展嘅積雲,不 過當佢發展得越嚟越大嗰陣,就有機 會帶嚟驟雨,甚至大量降雨,所以見 到嘅時候都唔好掉以輕心吖!fb「香港天文台 HKO 」截圖(攝:Chung Ming Lee / 2025年8月13日 / 尖東 / #CWOS)

 

天文台:軟軟的雲畫風突變

天文台在帖文中表示,「天上嘅濃積雲睇落軟綿綿,好似入口即溶嘅棉花糖,但當佢被曙光染上橙色後就畫風突變,場面有如火山爆發一樣咁壯觀!」。

天文台續指「濃積雲又叫做塔狀積雲,用嚟形容有龐大垂直發展嘅積雲,不過當佢發展得越嚟越大嗰陣,就有機會帶嚟驟雨,甚至大量降雨,所以見到嘅時候都唔好掉以輕心吖!

(攝:Chung Ming Lee / 2025年8月13日 / 尖東 / #CWOS)#社區天氣觀測計劃 #度天賞雲 #Congestus #ToweringCumulus #Cumulus」。

相關閱讀:攣弓蝦米將軍澳空中飄浮-轉瞬即逝天文台指相當罕見-網民話似假髮

網民:真係好似爆炸

相片攝於8月13日清晨05:47至06:00,從尖沙咀 東部拍攝對岸中環IFC(國際金融中心)一帶 ,雲朵的顏色隨著旭日初升,由純白漸漸被 染成橙黃色。fb「香港天文台 HKO 」截圖(攝:Chung Ming Lee / 2025年8月13日 / 尖東 / #CWOS)
相片攝於8月13日清晨05:47至06:00,從尖沙咀 東部拍攝對岸中環IFC(國際金融中心)一帶 ,雲朵的顏色隨著旭日初升,由純白漸漸被 染成橙黃色。fb「香港天文台 HKO 」截圖(攝:Chung Ming Lee / 2025年8月13日 / 尖東 / #CWOS)

 

相片攝於8月13日清晨05:47至06:00,從尖沙咀 東部拍攝對岸中環IFC(國際金融中心)一帶 ,雲朵的顏色隨著旭日初升,由純白漸漸被 染成橙黃色。fb「香港天文台 HKO 」截圖(攝:Chung Ming Lee / 2025年8月13日 / 尖東 / #CWOS)
相片攝於8月13日清晨05:47至06:00,從尖沙咀 東部拍攝對岸中環IFC(國際金融中心)一帶 ,雲朵的顏色隨著旭日初升,由純白漸漸被 染成橙黃色。fb「香港天文台 HKO 」截圖(攝:Chung Ming Lee / 2025年8月13日 / 尖東 / #CWOS)

 

回應的網民大讚相片「好靚」、 「好正,有點神秘的感覺」。fb「香港天文台 HKO 」截圖
回應的網民大讚相片「好靚」、 「好正,有點神秘的感覺」。fb「香港天文台 HKO 」截圖

 

回應的網民大讚相片「好靚」、 「好正,有點神秘的感覺」。fb「香港天文台 HKO 」截圖(攝:Chung Ming Lee / 2025年8月13日 / 尖東 / #CWOS)
回應的網民大讚相片「好靚」、 「好正,有點神秘的感覺」。fb「香港天文台 HKO 」截圖(攝:Chung Ming Lee / 2025年8月13日 / 尖東 / #CWOS)

 

有人搞笑地形容「一定係龜波氣功」;更有 網民直言「爆炸喎」、「真係好似爆炸!」。fb「香港天文台 HKO 」截圖
有人搞笑地形容「一定係龜波氣功」;更有 網民直言「爆炸喎」、「真係好似爆炸!」。fb「香港天文台 HKO 」截圖

 

有人搞笑地形容「一定係龜波氣功」;更有 網民直言「爆炸喎」、「真係好似爆炸!」。fb「香港天文台 HKO 」截圖(攝:Chung Ming Lee / 2025年8月13日 / 尖東 / #CWOS)
有人搞笑地形容「一定係龜波氣功」;更有 網民直言「爆炸喎」、「真係好似爆炸!」。fb「香港天文台 HKO 」截圖(攝:Chung Ming Lee / 2025年8月13日 / 尖東 / #CWOS)

 

網民:真係好似爆炸!fb「香港天文台 HKO 」截圖
網民:真係好似爆炸!fb「香港天文台 HKO 」截圖

 

天文台官方網站的「學習」—「教學資 源」內,有附圖講解「濃積雲」——天文台網頁截圖
天文台官方網站的「學習」—「教學資 源」內,有附圖講解「濃積雲」——天文台網頁截圖

 

天文台官方網站的「學習」—「教學資 源」內,有附圖講解「濃積雲」——天文台網頁截圖
天文台官方網站的「學習」—「教學資 源」內,有附圖講解「濃積雲」——天文台網頁截圖

 

圖一:    2003年7月7日早上出現於香港國際機場以西的塔狀積雲。天文台網頁截圖
圖一: 2003年7月7日早上出現於香港國際機場以西的塔狀積雲。天文台網頁截圖

 

圖二:    2003年7月7日早上的溫熵圖。天文台網頁截圖
圖二: 2003年7月7日早上的溫熵圖。天文台網頁截圖

 

香港驚見「火山爆發」壯觀場面 網民:有點神秘的感覺 天文台有官方說法。fb「香港天文台 HKO 」截圖(攝:Chung Ming Lee / 2025年8月13日 / 尖東 / #CWOS)
香港驚見「火山爆發」壯觀場面 網民:有點神秘的感覺 天文台有官方說法。fb「香港天文台 HKO 」截圖(攝:Chung Ming Lee / 2025年8月13日 / 尖東 / #CWOS)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