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研議 是否受理特朗普限制出生公民權命令

本報訊
最高法院週五(21日)閉門開會,議程中的核心議題之一,是總統特朗普所簽署的出生公民權限制命令 — 該命令宣布,凡父母在美國屬非法入境或短期停留所生子女,不再自動取得美國公民身分。此限制已遭全國各級法院一致擋下,從未在美國任何地方生效。

華盛頓最高法院外。美聯社

《美聯社》報道,最高法院最快可能於週一(24日)宣布是否受理特朗普對下級法院判決的上訴;若受理,預計於明年春季開庭辯論,並在初夏前作出最終裁決。

出生公民權命令是特朗普第二任期首日簽署,屬其政府全面移民打擊行動的一部分,包括多座城市的移民執法突擊,以及罕見地在非戰時動用18世紀制定的《敵國外僑法》。政府面臨多項法律挑戰,而最高法院在多項緊急命令中釋出互相矛盾的訊號:一方面阻止基於《敵國外僑法》快速遣返據稱屬委內瑞拉幫派的移民(不經法院聽證);另一方面卻允許洛杉磯地區恢復因種族、語言、職業或所在位置而攔查個人的移民取締行動,推翻下級法院的禁令。

最高法院也在審理政府要求允許在芝加哥地區部署國民兵以執行移民任務的緊急上訴,但一項下級法院命令已無限期阻止該行動。

出生公民權案是特朗普移民政策中首個進入最高法院、並將獲得最終裁決的案件。若命令生效,將推翻逾125年來的既有理解:即《憲法》第十四修正案保障所有在美國本土出生者為公民,僅排除外國外交官子女及外國佔領軍所生子女。

多個下級法院已裁定該行政命令違憲,或極可能違憲,即便最高法院今年6月裁定限制法官頒布全國效力禁制令,但並未全面禁止其他可能具有全國效力的裁定,如集體訴訟或由州政府提起的案件。因此最高法院當時並未就命令本身是否合憲作判斷。

然而,迄今所有審查此案的法院均認定特朗普的命令違反第十四修正案。該修正案原旨在確保黑人,包括前奴隸,享有公民身分。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