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屆新英格蘭國際中國武術錦標賽近日在康州曼徹斯特隆重登場。作為美國東北地區最具影響力的武術盛會之一,本屆比賽由美國太極聯合會主席瑪麗老師主辦,集結了來自全美與國際多個國家的頂尖武術選手,規模盛大、競爭激烈,充分展現了中國武術在美國乃至全球的推廣成果。
本屆錦標賽項目涵蓋傳統與現代套路、對練、太極拳、太極劍等多種類別,賽事期間更邀請多位重量級嘉賓親臨指導,包括國際知名鑑識專家、被譽為「神探」的李昌鈺博士;太極名家、有「太極王子」之稱的陳思坦;武術大家白文祥,以及武打明星高西安等,共同為賽事增添亮點。
新英格蘭武術學院展強勢實力
由王健豪(Calvin Wang)與陳笑儀(Xiaoyi Chen)創立的新英格蘭武術學院(NEWA)今年派出 46 名學員參賽,憑藉扎實訓練與穩健心態,在賽場上表現亮眼,最終奪得68枚金牌、27枚銀牌、16 枚銅牌的驚人佳績,並有10名學員入選美國國家傳統代表隊,成為全場最耀眼的團隊之一。
作為波士頓地區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現代競技武術學校,新英格蘭武術學院多年來致力培育具備國際視野、專業水準的武術人才。學院多名學員曾入選美國武術代表隊,代表美國出征世界級比賽,持續推動中國武術在海外的發展與普及。
值得注意的是,新英格蘭武術學院在教授技藝之外,更強調武德與自律。學院表示,許多學員在長期武術訓練中培養出專注、堅毅與自我管理的能力,不但在賽場上屢創佳績,也在學業道路上表現優異。
武術還可以助力學業發展,該學院學員錄取名校表現亮眼,多名學生近期成功獲錄取紐約大學、西點軍校及多所知名私立中學與大學。家長們普遍認為,武術訓練帶來的毅力、紀律與自信,是孩子們能在多個領域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
新英格蘭武術學院秉持「以武育人、以德立身」的教育宗旨,在推廣武術的同時,致力於讓更多孩子在中西文化融合的環境裡找到自信,理解傳統文化,並在國際舞台上展現華裔新生代的力量。
中國武術研究所創立50周年
除了新英格蘭武術學院在賽場大放異彩外,波士頓武術界也迎來重要里程碑——波士頓中國武術研究所創辦50周年。波士頓地區的中國武術傳承由來已久,洪青體育會、美東國術會等傳統僑團在當地傳授武術已超過百年歷史。1975年,甄雲龍與麥寶嬋夫婦創辦波士頓中國武術研究所,開啟波城武術教育的新篇章。
甄雲龍先生專責行政與出版,協助太太麥寶嬋大師完成《綜合太極拳》、《武術基本訓練》等著作,並出版20套配套教學 DVD,為海外武術教材開創先河。中國武術研究所首倡「武術文化」理念,於1984年率團赴武漢參加第一屆國際太極拳劍比賽並奪金;2000 年更在上海《國際武術博覽會》上首次介紹「武術劇」,為推廣武術藝術化作出重要貢獻。
自1985 年起,武術正式成為波士頓大學(BU)體育系具學分課程,麥寶嬋師傅任教達17年,桃李滿門,是波士頓推廣武術教育的重要推手。而麥寶嬋大師的兒子甄子丹從波士頓出發,成為聞名天下的國際功夫巨星。
武術在新英格蘭蓬勃發展
今年的新英格蘭國際武術錦標賽顯示,武術在新英格蘭地區的發展已從傳統宗親會館延伸至現代武術學院,從表演武術、傳統套路拓展至國際規格的競技體系,吸引了越來越多不同族裔、不同年齡層的美國民眾參與。
武術不僅是一種運動,更是一種文化、一種品德教育的方式。在新英格蘭地區,一代又一代的武術傳人、武術家庭與武校教練們共同推動,使中國武術從唐人街的館所走向國際比賽場,從課堂練功轉化為培育青少年成長的重要力量。
隨著美國本土武術人才的增多,以及武術正式成為國際競技運動的重要組成,波士頓地區的武術力量正蓄勢待發。新英格蘭武術學院等訓練機構將繼續帶領年輕選手走向世界舞台,在更多國際賽場上展現實力。
未來,隨著中美文化交流持續深化,中國武術在海外的影響力也必將進一步提升。而在波士頓這片文化多元、教育資源豐富的土地上,武術將繼續承載著傳統文化的精神,陪伴更多青少年成長,成為他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陳笑儀老師(右一)和學員們在頒獎典禮合影。
神探李昌鈺博士(右)親臨指導。
學員在比賽中。
兩位學員展示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