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昆西.亞當斯公園隆重剪綵

麻州昆西市(Quincy)15日舉行盛大剪綵儀式,正式啟用全新的「約翰·昆西·亞當斯公園」(John Quincy Adams Park)。公園中央矗立著美國第六任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的青銅雕像,象徵其精神與貢獻將永遠與這座城市同在。儀式上,聯邦眾議員林奇(Stephen Lynch)與昆西市長科奇(Thomas Koch)等嘉賓共同為公園剪綵,吸引數百名居民、歷史學者及社區領袖出席。

今年正值昆西市建城400周年。這座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城市同時也是麻州亞裔人口最集中的城巿之一,尤其華裔社群蓬勃發展,在教育、商業及公共事務都有重要貢獻。就在公園剪綵的前一天,科奇市長應伍振中先生之邀,參觀了位於昆西市的美國第一家龍舟博物館,並祝賀美國18歲以下龍舟隊在最近的比賽中取得好成績。

從昆西走向世界的國家元首

市長科奇在致詞中強調,約翰·昆西·亞當斯與其父親—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皆是昆西的驕傲。他說:「他聰明、堅毅、有原則,是極為罕見的傑出人物。他與其父皆因堅守原則、拒絕隨波逐流而失去連任,但他們展示了真正的政治勇氣。」

科奇指出,亞當斯父子願意為真理與國家利益與本黨唱反調,即使付出政治代價也在所不惜,顯示他們對國家的忠誠遠高於個人或黨派利益。

眾議員林奇亦表示,亞當斯的成就「深深扎根於他成長的這片土地」。他指出:「這個社區塑造了他,使他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具原則、最有成就的公僕之一。希望這座公園與雕像能啟發未來世代。」

從少年外交官到「老成雄辯者」

約翰·昆西·亞當斯的一生幾乎與美國早期歷史同步。他於1767年出生,比美國獨立戰爭爆發早八年。他14歲便踏入外交舞台,隨父親奔走歐洲,為美國革命事業協助談判,被視為神童級人才。

他後來先後出任華盛頓總統的外交官、詹姆斯·門羅總統任內的國務卿,並於1825年就任美國第六任總統。然而,由於他拒絕迎合政治派系,也不願進行政治交易,他的總統任期飽受攻擊,被批評「過於理想主義」。但亞當斯仍堅持推動教育、科學研究、基礎建設,甚至提倡設立美國天文台,被時代誤解為「超前」。儘管總統任期飽受挑戰,他並未沉寂。1830年,他以63歲之齡重返政壇,成為美國國會眾議員。這一舉動在美國史上極為罕見,他也因此迎來人生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第二幕。

反奴隸制的堅定鬥士

在國會的17年間,亞當斯憑藉其冷峻的智慧與不妥協的性格,展開漫長鬥爭。他堅決反對奴隸制度,不畏南方議員的施壓,甚至在國會通過「禁言條款」,禁止討論反奴議題時,他仍一次次挑戰制度、設法提出議案,最終促成禁言條款的廢除。

由於言辭犀利、立場鮮明,他被同僚稱為「老成雄辯者」(Old Man Eloquent)。他在國會心臟病發倒下,仍堅持辦公至生命最後一刻。他去世前最後一句話是:「這是塵世的最後。我很心安。」亞當斯的故事,不僅是政治生涯的傳奇,也充滿鮮為人知的個人特質。他在白宮任內,每日清晨冒著寒風,到波多馬克河裸泳。對他而言,這不是消遣,而是一種生活準則、精神修煉,是面對巨大壓力的心理出口。

他的人生並不因身為總統之子而輕鬆。少年時期在戰爭與宮廷之間奔波,使他形成既冷峻又高度自律的性格。他曾因過於坦率和堅持原則而失去政治盟友,也因缺乏圓滑而無法在總統任內獲得成功。但正是這種性格,使他在國會時期成為反奴隸制運動的道德支柱。

昆西是族裔最多元的城巿之一

昆西市於1625年開始有人定居,至今已有400年歷史。這座城市不僅誕生兩位美國總統,近年亦成為麻州亞裔人口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尤其是華裔、美籍華人社群的迅速擴張,使昆西成為大波士頓地區文化與族裔最多元的城巿之一。

在剪綵典禮現場,許多年輕亞裔居民表示,能在生活的城市看到這樣兼具歷史、文化與公共空間功能的新公園,代表昆西市正致力於打造更具包容性的社區氛圍。

市長科奇表示,新的公園既紀念了昆西的歷史,也象徵著城市與居民共同邁向未來。他說:「這座公園不只紀念一位偉人,也提醒我們珍惜這座城市400年的歷史,以及所有讓城市更好的居民,包括我們龐大的亞裔社區。」

雕像的設置、公園的建立,既是對歷史的致敬,也為未來的昆西居民提供一個反思與靈感的公共空間。在昆西市慶祝400周年的歷史時刻,約翰·昆西·亞當斯公園的啟用,無疑為這座充滿歷史、文化與多元族裔的城市揭開了新的篇章。

科奇市長同龍舟隊隊員們在龍舟博物館合影。 伍振中提供

(左起)林奇議員、科奇市長等嘉賓為公園剪綵。

約翰·昆西·亞當斯的青銅雕像。

波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