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市民對候選人的認識,政府今日(11日)起將舉辦39場「愛國者同心治港」選舉論壇,新界東北地方選區論壇下午在大埔東昌街體育館舉行。新界東北候選人包括兩名現任議員民建聯陳克勤和新民黨李梓敬,以及3名區議員黃頴灝、工聯會古偉冰,以及經民聯鄧肇峰。





候選人分別介紹政綱
在自我介紹環節,現任議員、民建聯主席陳克勤指,香港生活不容易,做生意艱難,面對不少挑戰,但民建聯不是順境才出來為市民發聲,不會因問題困難而不去處理,反而會尋找更多方案,和提更多建議予政府解決問題。他強調過去一年不少市民向他反映就業問題,自己和民建聯在第一時間向勞褔局反映,政府亦即時設立舉報黑工專線。
現任議員、新民黨李梓敬表示,市民選議員是希望選一個能找到真人的議員,因此堅守社區一直是其對選民的承諾和服務宗旨。他續指,自己堅持在國際發聲,以及為市民爭取設施,而有關工作需要一直跟進,加上隨社區變化出現新的問題,如本地勞工優先就業、租置計劃、重推消費券等,因此希望市民可以給他機會繼續服務。
無政治聯繫的元朗區議員黃頴灝指,自己過去兩年的區議會政績彪炳,為社區設施出謀獻策,自己其中一個政綱為海綿城市和鄉郊,亦關注雙職家庭,特別是非基層家庭,希望可以推廣在校課餘拓管計劃至非基層家庭。他又認為可興建更多醫學院培訓醫生,同時引入更多外來醫生,令香港人有更多獲得感。
工聯會沙田區議員古偉冰稱,工聯會長期在新界東北服務,自己一直跟進多項社區設施升級、交通配套優化、長者照顧服務等。他承諾會繼續堅持為勞工發聲,推動政府建立地區就業平台,保障本地工人就業優先,同時會爭取增加地區門診及夜診服務。
經民聯沙田區議員鄧肇峰指,環球格局不斷改變,香港要找到自己定位和方向重新出發,未來立法會議員角色十分重要,因為要為政府建言獻策,亦需在政策實施時廣納民意作調整的建議。他又指自己關注交通運輸、就業、創業等。





香港如何推動海運和現代物流業
在提問環節主持問到,面對世界各地的競爭,香港可以如何進一步推動海運和現代物流業。陳克勤認為,目前航運和海運最重要為綠色新能源,因為國際航運組織規定需要在2030年使用指定的零碳燃料,香港的煤氣公司已研究和在內地生產綠色甲醇,指香港研究、內地生產,必須是大灣區合作,令香港的新能源建設成為產業鏈; 李梓敬稱,香港港口要重拾光輝就要打造智慧港口,要投資最新的科技,例如使用自動化碼頭、人工智能管理等,加速清關速度。同時可提供稅務優惠,減少監管,吸引更多航運企業來港。
黃頴灝則指,國家為造船大國,香港可擔任超級聯繫人,引領國際公司落戶香港,亦可將國際公司聯繫國家,並與其他碼頭一同加強灣區協作;古偉冰建議,政府可優化海運和空運人才培訓基金,吸引更多青年投身行業,同時發展智慧港口,優化通關程序,並與內地機場聯動,特別是珠海機場;鄧肇峰認為,香港港口可以進行硬件和軟件升級,並完善航運業的培訓安排。
主持亦問到香港經濟正處於轉型階段,如何吸引人才和投資,為中小企創造機遇,協助年輕人投入經濟轉型。陳克勤指,民建聯做了十大經濟倡議,如低空經濟等,可提供不少機會予中小企,同時該黨亦到東盟為中小企開拓商機;李梓敬建議政府加大力度設立高校和企業培訓班,令他們能適應未來需要,如人工智能和電商,同時提供補貼,減輕進修所面對的負擔。
黃頴灝認為政府的招標指引要支持本地中小企和科研,同時要和內地合作研究;古偉冰認為,可為學生提供專職教育,且推動青年適應產業轉型;鄧肇峰表示,環球進入工業4.0有不少人工智能,政府應將大灣區的創科企業帶到香港。
每位候選人都曾向其他候選人提問
其後進入「辯論及跟進發言」環節,候選人分別就新界東北應該集中精力,發展創新產業,抑或生態旅遊表達意見。今場論壇並未再出現早上新界西南沒有候選人向其他人提問的情況,除鄧肇峰外,每位候選人都曾向其他候選人提問,不過礙於每輪只有三十秒跟進時間,大多數候選人提問、回應都被打斷。
陳克勤率先「開炮」
首先「開炮」的是陳克勤,他指黃頴灝雖然稱要推動生態旅遊,但其政綱單張主要集中綠色旅遊方面。黃頴灝表示,自己希望引入合資格和受培訓導賞團,形成生態旅遊經濟圈,提升本地經濟和促進環保教育。古偉冰則向陳克勤發問,指他作為資深議員對生態旅遊有何建議,如何確保在發展旅遊時,環境不會被破壞。陳克勤認為,只要有適當規管、監察及持牌導遊就可以保障生態。
在最後總結環節,陳克勤表示,他和團隊在沙田和大埔有24個辦事處,過去4年處理超過2.8萬宗居民求助個案,每一宗也「都係跟到底」,不是聽完就算;李梓敬則指,他現有多項工作需持續跟進,需在未來議會繼續發聲,呼籲市民投他一票;黃頴灝認為他的參選政綱破除藩籬,破解矛盾,理性改變新氣象,認為矛盾不一定指人,亦可以指事,所以希望用創新思維破解舊的矛盾;古偉冰稱,參選理念是實幹敢擔當,希望為議會帶來新的觀點和新希望;鄧肇峰指具5個專業背景,希望以專業理念推動香港發展。
攝影:汪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