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評比機構Resonance Consultancy發表《2026年全球最佳城市報告》,倫敦連續第11年奪冠,紐約市則上升至全球第2位。報告形容紐約是「美國永恆的心跳」,指其「拒絕依循他人劇本」正是最大資產。
《紐約郵報》報道,報告指出,紐約持續投資文化經濟與大型城市基建,並在政治紛擾中維持全球吸引力,是其排名上升主因。根據市府數據,紐約2024年接待約6500萬旅客,2025年預期達6410萬人次,帶來逾700億元收益。
明年旅遊業將再迎高峰,包括世界盃決賽在大都會人壽體育場(MetLife Stadium)舉行,以及美國建國250周年慶典「Sail4th 250」。紐約機場群的新客運站計劃也提升其國際連通性,甘迺迪(JFK)機場耗資190億元的新1號客運站預計2026年中啟用首批14個登機口。
報告同時指出,2025年初實施的擁堵費制度,使曼哈頓60街以南的車流量減少雙位數百分比,巴士行車時間明顯改善,並為大都會捷運局(MTA)684億元資本計劃提供資金。
城市天際線亦見新貌: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1388呎總部已矗立公園大道,布魯克菲(Brookfield)開發的「曼哈頓西2號」也完成8畝園區。多棟舊商廈正改建住宅,例如輝瑞公司前總部將設1602單元綜合體;時報廣場5號將於年底轉為1250套混合收入住房;哈德遜園區則由興建賭場轉向住宅與公園開發。
文化方面,紐約在「劇院與音樂會」項目中名列第2位,博物館類別進入前五。市旅遊局首席執行官科克(Julie Coker)表示,這反映紐市5區「無與倫比的能量與文化活力」。
不少市民仍不滿排名第2位,紛紛在社交媒體留言,有人稱「搬到倫敦四個月,紐約才是真第一」,但也有人反駁「紐約的老鼠更酷」。本報訊
紐約市預期2025年達6410萬旅客人次,帶來逾700億元收益。 Jutharat Pinyodoonyachet/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