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辦畫展以藝術對抗孤獨

80歲的華裔老人梁紹堅從小喜愛畫畫,但一生辛苦奔忙,沒有機會從事藝術。他沒想到自己會在晚年又拾起畫筆,並且有機會舉辦自己人生中第一個的畫展。這個即將於本周六於華埠Walker街127號開幕的畫展,展出的是梁紹堅近幾年來創作的70幅素描作品,它們的背後是一個老人用藝術對抗孤獨的心路歷程。「畫畫讓我忘記擔憂。」梁紹堅說。

梁紹堅1963年從廣東鶴山移民美國,先是在餐館打工,攢夠了學費後就進入大學學習,取得包括飛機設計、電氣工程等多個專業的學位。畢業後從事過多種相關工作,1988年從紐約市建築設計局退休。疫情期間,梁紹堅的妻子過世,梁紹堅成了獨居老人。他開始陷入無盡的擔憂中,他在切爾西區的公寓樓中,很多居民是老人,有些年紀比他還大,「如果我有事情,不知道要去找誰幫忙。」

女兒擔心梁紹堅會在孤獨中一蹶不振,就帶他來到華策會人瑞中心參加活動。在那裡,梁紹堅開始跟老人中心的老師學習畫畫。畫畫是他幼年時的愛好,但那時會畫畫的父親不願教他,擔心他成為沒有飯吃的藝術家。而在老人中心重新拿起畫筆后,梁紹堅就再也不願放下。

這次的參展作品中,有一幅去年10月創作的素描瓦罐,是他連續作畫八個小時完成的作品。那次創作因為用眼時間過長使他因突發失明住進了醫院,現在右眼視力已經恢復,左眼看東西仍有嚴重重影。但梁紹堅仍然不願停止創作,「我現在畫畫時會用手遮住左眼,以免重影影響畫畫。」梁紹堅說。

梁紹堅說,畫畫讓他忘記了失去妻子的孤寂,也忘記了生活中那些讓他焦慮憂心的事情。「畫畫讓我更快樂,去老年中心還可以跟其他老人聊天。」他說。

梁紹堅開始畫畫後,他的女兒為他設立了Instagram賬號發表畫作,他的侄子、知名演員梁振邦是在這個賬號中第一次看到梁紹堅的畫作。「之前我都不知道他會畫畫。」梁振邦說。

他說,讓他感動的不是叔叔的畫作有多麼技藝高超,而是老人如此認真地對待他落下的每一筆。「這些或許只是平凡的作品,但他在平凡中投入的關注是真正打動人的地方。」

在梁振邦的牽線搭橋下,華僑社會福利社決定用其為Walker街127號的社區公共空間為梁紹堅做展覽。該組織總監陳苾芬說,華人老人的展覽很少出現在正式場合的藝術殿堂,而梁振邦作品的特別意義在與它們是一個老人在妻子離去後用來對抗悲傷的方法,「這就解釋了人為什麽要畫畫,這就是藝術的價值。」她說。

州眾院旅遊、公園、藝術與體育發展委員會主席金兌錫昨(6)日也來到畫展記者會上為梁紹堅喝彩。他說,在紐約,有很多老年人在獨處的孤獨中陷入抑鬱,而系統未能為它們提供有效的服務。而藝術卻可以為老人們抵擋孤獨,也讓觀者通過老人的視角,看到平日裡可能被他們忽略的生活側面。

這次展覽本周六開展,到12月8日結束,展覽時間為每周四到周日,中午12點到下午5點。本報記者榮筱箐紐約報道

梁紹堅(左三)畫展記者會。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