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縣衛生局警告居民,今年境內已發現數十隻感染狂犬病的蝙蝠,為歷年第二高紀錄,呼籲民眾一旦發現蝙蝠,務必保持距離並立即通報。
《洛杉磯時報》報道,根據洛杉磯縣公共衛生局(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新聞稿,截至2025年,全縣已確認共有61隻蝙蝠感染狂犬病,僅次於2021年的68隻,創下歷年第二高紀錄。
洛縣首席衛生官戴維斯(Muntu Davis)表示:「蝙蝠對生態環境至關重要,但牠們同時可能攜帶狂犬病,一旦發病幾乎無法治癒。」他呼籲,凡懷疑曾接觸蝙蝠者,應立即諮詢醫師或聯絡公共衛生單位。
衛生官員提醒,若在屋內發現蝙蝠,或見到白天活動、飛行困難、行為異常或死亡的蝙蝠,應立即通報動物管制單位(Animal Control)。
縣府指出,當狂犬病蝙蝠的唾液或組織經由咬傷、抓傷,或接觸到皮膚傷口、口鼻、眼睛等部位時,即有感染風險。由於蝙蝠的咬痕極細,不易察覺,若發現臥室內有蝙蝠、或有蝙蝠靠近熟睡中的人或寵物,應視同已接觸,並立刻聯絡當地動物管制單位。切勿將蝙蝠放生,應交由專業人員捕捉檢驗是否帶有狂犬病毒。
根據資料,狂犬病蝙蝠通常在夏末達到高峰,僅2024年8月就發現23隻確診個案。
其中,以聖塔克拉麗塔谷(Santa Clarita Valley)發現的病例最多,主要為峽谷蝙蝠(Canyon Bat)品種。
洛縣獸醫公共衛生部門近月加強社區宣導,提高民眾警覺與通報率。
衛生局提醒,民眾應避免任何形式的直接接觸,並防止寵物與蝙蝠互動。據統計,洛縣約有14%的蝙蝠在與人或寵物接觸後被驗出狂犬病毒,而在夏末比例更升至約33%。
官方建議居民採取以下防範措施:
— 若在屋內發現蝙蝠,尤其靠近熟睡的人或寵物時,應立刻用盒子或容器罩住,並通知動物管制單位前來處理,切勿自行放生。
— 若蝙蝠無法檢驗或確診帶病,應立即尋求醫療協助,接受狂犬病預防治療。
— 為寵物接種狂犬病疫苗,因一旦發病,動物將無法存活。
— 觀察蝙蝠是否有異常行為,如白天活動、無法飛行或倒地不動,這些都可能是患病徵兆。本報訊
2024年6月,蝙蝠從猶他州尤洛縣80號州際公路堤道下的縫隙中飛出。洛杉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