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由馬里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UMD)與微軟(Microsoft)共同進行的最新研究顯示,在與人工智能(AI)模型的互動中,波蘭語是表現最出色的提示語言,而長期被視為科技界通用語的英文,其效率排名僅位居第六。這項研究測試了26種不同語言,其結果顛覆了許多人對於人工智能語言理解能力的普遍認知,引發了學術界和科技界的廣泛關注。
研究揭示意外結果:英文並非最佳
該研究團隊對多個主流的人工智能語言模型進行了測試,其中包括OpenAI、谷歌Gemini(Google Gemini)、Qwen、Llama和DeepSeek等。研究人員向這些模型輸入了26種不同語言的相同指令,並評估其完成任務的準確性。報告作者寫道:「我們的實驗得出了一些令人驚訝且不直觀的發現。首先,在所有模型中,英文並非表現最佳的語言。事實上,在評估長文本時,它在26種語言中排名第六,而波蘭語則被證明是領先的語言。」
波蘭語為何脫穎而出?
研究結果顯示,波蘭語在完成指定任務方面的平均準確率高達88%,位居榜首。波蘭專利局(Polish Patent Office)在其社交媒體上評論道:「分析顯示,在使用指令與人工智能溝通方面,波蘭語是最精確的。直到現在,波蘭語還被廣泛認為是最難學習的語言之一。事實證明,人類覺得它困難,但人工智能並不這麼認為。」一個特別有趣的發現是,儘管可供AI模型訓練的波蘭語數據量遠少於英文或中文,但AI系統仍然展現出對波蘭語的高度理解能力。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文在此次測試中表現不佳,在26種語言中排名倒數第四。
AI語言效率十大排名
這項研究為開發者和使用者在與人工智能互動時選擇語言提供了新的視角。研究團隊公佈了對話式AI效率最高的十大語言及其準確率,具體排名如下:波蘭語以88%的準確率位居第一,其後是法語(87%)、意大利語(86%)、西班牙語(85%)和俄語(84%)。長期佔據主導地位的英文以83.9%的準確率排名第六,緊隨其後的是烏克蘭語(83.5%)、葡萄牙語(82%)、德語(81%)以及荷蘭語(80%)。這些數據表明,語言的語法結構和精確性可能比數據量更能影響AI的理解效率。
來源:euronews.com
封面來源:Adobe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