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機械工程系前副教授張祺忠2018年在校內宿舍偉倫堂以電線勒死妻子,原審時願意承認誤殺罪惟不獲接納,經審訊後陪審團大比數裁定謀殺罪成。張祺忠去年上訴得直,撤銷定罪發還重審,上訴庭指原審法官在引導考慮減責辯護時,錯誤將心理專家證供剔除。在控方同意下,張祺忠今早於高等法院以減責神志失常為基礎,承認1項誤殺罪,案情指張祺忠案發時罹患抑鬱症,削弱理性判斷。法官張慧玲判處監禁7年4個月。
上訴得直發還原審獲准認誤殺
現年61歲被告張祺忠承認於約2018年8月17日,在香港非法殺死妻子陳慧文。辯方原審時曾傳召專家證人、臨床心理學家鄭健榮,指在極大壓力下情緒會影響理性判斷。惟原審法官引導陪審團時,指就減責辯護,只須考慮另外兩名精神科醫生意見。上訴方認為原審法官引導錯誤,排除了辯方專家證供作精神失常減責因素,終上訴得直。


張祺忠持續心理受壓下犯案
張官引述求情指張祺忠為人溫和,厚待死者,從未抱怨,心理持續受壓下一時衝動犯案,沒有預謀,原審時已願意承認誤殺罪,另因本案中阻止合法埋葬罪判囚28個月,現已服刑7年2個月,且毋須留院治療,得到子女親友支持,望法庭給予認罪刑期折扣輕判。
案發時患抑鬱因爭端殺人
張官考慮到張祺忠案發時患有抑鬱症,因爭端而殺人致命,不符本性,理性判斷和自制能力大幅削弱。張官又指案發前陳慧文掌管家中財政,明知張祺忠户口餘額不足仍開發400萬元支票,情況奇怪,惟其支配張祺忠可見一斑。張官終以11年監禁為量刑起點,認罪扣減至7年4個月,與阻止合法埋葬罪28個月刑期同期執行。
一家四口同住港大偉倫堂
案情指,時年53歲張祺忠與同齡妻子陳慧文育有兩名子女,年齡分別為30歲兒子Scot及27歲女兒Nancy,一家四口同住在香港大學偉倫堂1601室,張祺忠同時是宿舍舍監。陳慧文妹妹Tracy在2018年8月帶同女兒從英國回港度過暑假,暫住涉案單位。
死者發前催逼張祺忠轉帳
死者陳慧文在2018年8月16日會見星展銀行經理,經理推介陳慧文開立新戶口,陳慧文致電催逼張祺忠在户口加名以獲取現金回贈,經理同日應陳慧文要求去港大會見張祺忠,惟因張祺忠事忙作罷。陳慧文與Tracy同日改往花旗銀行分行,以支票形式把400萬元從張祺忠戶口轉帳至陳慧文在花旗銀行的戶口,惟該支票事後彈票。
女兒與母親爭執後離家
同日晚上Nancy因廁所清潔問題與母親爭執,張祺忠在場惟不發一言,後因會議而離開。Nancy同晚出門後,張祺忠回到睡房勒死陳慧文。當時Scot在房內,Tracy母女2人則於客廳梳化留宿,張祺忠房內安靜,Tracy從客廳望去時,看見2人背對房門躺在床上,張祺忠看來壓著死者,Tracy隨後逕自躺於梳化上。不久後張祺忠到客廳關燈,然而一向由陳慧文負責關燈。Tracy徐徐睡去,不覺晚上有異響。
張祺忠買木板組裝木箱
Tracy翌早起床後發現陳慧文不在家,張祺忠指陳慧文已離家外出。8月18日張祺忠在西環購買了8塊木板,組成木箱,將屍體放入箱內。Tracy其後發訊聯絡陳慧文不果,張祺忠指案發當晚2人曾起爭執,張祺忠責怪陳慧文趕走女兒,陳慧文又怪責張祺忠不出面調解,表明不會再理會單位的事。
向警訛稱木箱用作運送機械人
張祺忠在8月22日早上電召GOGOVAN到偉倫堂搬運涉案木箱,上面擺有石油氣爐頭及微波爐,將涉案木箱推出宿舍時撞見警員,警員查問下張祺忠稱木箱內放有迎新物資,打算暫存港大,張祺忠及後成功把涉案木箱搬到黃克競樓辦公室。張祺忠翌日早上再購買6塊木板,後來警員查問下,張祺忠訛稱以木板組成木箱,運送機械人比賽剩餘物資,其後已拆卸。8月25日警員查問張祺忠將陳慧文收藏在何處,張祺忠否認。
相關新聞:
港大前副教授張祺忠涉殺妻案發還重審 判詞指原審剔除心理專家證供構成不公
警突擊張祺忠辦公室發現桌下藏屍木箱
警察再在8月28日下午突擊搜查張祺忠在黃克競樓7樓的辦公室,發現辦公室桌下放著涉案木箱,問及張祺忠時,張祺忠回應「你都搵到個箱,唔使我講都知」。警員隨後拆開木箱,發現放有行李箱,行李箱內藏死者屍體,頸上綁有兩條電線,張祺忠因謀殺罪被拘捕。法醫事後剖屍檢驗,相信陳約在2018年8月17日死亡,死因為頸部施加壓力致死,而涉案電線與陳頸上的勒痕吻合。
睡房內發現張祺忠欠妻670萬借據
警察事後到偉倫堂1601室調查時,在睡房內發現1張借據,上面寫明「張祺忠欠陳慧文670萬港元,將於2018年5月31日開期票交還。若沒有存入定期存款,需即日交還」,一旦遲交便需在下個月還款770萬元,另有1張670萬元支票,從張祺忠戶口提取,要轉至陳慧文戶口。
報告指張祺忠患嚴重抑鬱引發神志失常
2份精神科報告顯示張祺忠工作及與陳慧文來往時受壓,支持減責神志失常辯護理由,診斷出張祺忠案發時有嚴重抑鬱症,情緒低落易怒,決策能力下降,尤其容易激動,中度至重度抑鬱症引發神志失常,大幅削弱理性判斷和自制能力。臨床心理學家報告則指張祺忠長期被陳慧文心理虐待,多年來在家人面前屢遭羞辱,情緒管理逐漸減弱。
案件編號:HCCC37/2024
法庭記者: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