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訴專員公署今日(3日)宣布完成政府就單車租賃店舖違泊單車問題的規管機制的全面調查,指出各部門雖已按機制採取聯合行動,但單車違泊問題仍持續嚴重,並提出17項改善建議,以提升執法成效及加強跨部門協作。
違泊情況屢現 跨部門聯合行動未達預期效果
申訴專員陳積志表示,公署調查發現沙田區有單車租賃店舖長期在店舖外行人通道放置大量單車,對行人構成阻礙及潛在安全隱患。自2024年5月接獲投訴後,相關部門雖已按指引進行聯合行動,但問題未見明顯改善,違泊情況屢次重現。
根據公署調查,由民政處、地政處、食環署及運輸署組成的地區工作小組,已就相關地點制訂行動指引,根據法例賦予的權力和既定程序採取聯合行動,並於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期間進行了六次聯合行動,張貼近千張法定通知及清理違泊單車。在公署介入後,工作小組更將聯合行動頻次由每兩個月一次增加至每月一次,並在違泊黑點安裝告示牌,提醒商戶及有關人士自律及加強守法意識,不要違規停泊單車。
然而公署指出,在聯合行動前後,事涉地點都常有逾百輛單車違泊,問題僅在執法期間短暫改善,隨後故態復萌,反映現行措施未能徹底解決問題。
相關新聞:申訴專員就「租單車舖」引致違泊問題展開全面調查 探討規管機制有否改善空間

申訴專員公署今日宣布完成單車租賃店舖違泊單車問題的全面調查。政府新聞處圖片

調查指各部門雖已按機制採取聯合行動,但單車違泊問題仍持續嚴重。政府新聞處圖片
在聯合行動前後,事涉地點都常有逾百輛單車違泊。伍明輝攝
違泊問題僅在執法期間短暫改善,隨後故態復萌。伍明輝攝
公署向工作小組提出17項改善建議。伍明輝攝
公署提出17項改善建議
為有效處理單車違泊問題,公署向工作小組提出17項改善建議,工作小組接受並會落實所有建議。公署強調,各部門應以解決單車違泊問題為共同目標,全面實踐跨部門協作精神。
公署提出的主要改善建議包括:
- 加強跨部門協作與監察:持續進行跨部門合作,緊密監察單車違泊情況。
- 提升執法頻次與檢討機制:在違泊黑點每月至少進行一次大規模聯合行動,並將行動成效檢討由每半年加強至每季甚至每月進行,適時調整策略。
- 優先處理高危情況:在日常巡查中,若發現單車嚴重阻礙行人通道或構成危險,應即時或優先清理。
- 引入創新科技:研究安裝智能監察系統,利用人工智能識別違泊單車,提升執法效率。
- 增加單車泊位設施:在違泊黑點附近增加或擴闊單車泊車處,並研究採用雙層泊架的可行性。
- 加強與商戶溝通:聽取營運者及當區商戶意見,制訂具體改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