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半年前起,灣景區三街旁的 Dr. George W. Davis 長者中心對免費午餐的領取規定悄然改變:每位長者需自願捐款2元。同時,獵人角∕灣景區社區發展基金會(BHPF)的食物銀行派發點也人潮如織。這些現象,正折射出聯邦預算赤字、政府縮減社福資源下,草根社群與基層服務團體的焦慮與無奈。
陳先生10月30日前往該長者中心領取免費午餐時發生爭執。他說,一名工作人員懷疑他多領一盒牛奶,要求搜查其購物袋。他憤怒回應:「我明明只拿了一盒,憑什麼說我多領?」他拒絕捐款,也拒絕接受被搜查的。陳先生感受到被質疑與羞辱的壓迫,令他對原本賴以依靠的服務機構蒙上了陰影。
長者中心負責人向本報表示,面對政府資助不斷縮水,他們已陷入捉襟見肘的窘境。為維繫運作,他們不得不採「開源節流」策略:一方面建議領取者每餐捐2元,另一方面限制水果、牛奶的領取數量、強制現場進餐、禁止代領等。
蔡大姐與丈夫是「白卡」退休人士,靠固定的社安金維生。每逢星期四,她與丈夫往附近的食物銀行領免費食品。但自去年六月該據點停辦後,她便排在名單後方,一年多來始終無法輪到。直到今年9月,她才被通知可至離家8個車站的新派發點領取,她索性接受。她說換點後,每次得搭公車往返約耗一小時。
在1625 Carroll 街的食物派發站,今年初可見不少拉美裔婦女推著孩童車排隊領食物。雖然其中不少人尚未獲得派發卡,但在派發尾聲時,站方通常會酌情放行。然而,過去一兩月,不少身影已逐漸消失。有內部人士透露,隨著移民政策風向轉緊,無證移民對於被執法或被通報的恐懼加劇,部分人為了避開 ICE(美國移民執法局)風險,乾脆放棄前來領取。
灣景區社區中心社工安娜表示,聯邦政府停擺已使 SNAP(「糧食券」)資金中斷,即將導致數百萬低收入家庭失去基本食物補助。雖然加州部分地區的受影響 SNAP 民眾將由地方政府出資代發,但財政壓力亦巨大。此外,國會提出的法案建議在接下來十年內削減SNAP撥款3000億元,是史上最大規模的糧食援助刪減案之一。此舉勢必使食物銀行需求激增。
一家人權組織工作的社工向本報表示,新的稅與預算法案將使合法移民失去以往可享醫療補助的資格 。而由於無證移民長久以來即被排除在許多聯邦福利之外,當社會安全網收縮,對他們來說,僅剩的支撐便是食物銀行與社區配給。本報記者黃偉江三藩市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