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家罄囊買糧充飢 再無餘錢消費

每周到食物銀行排隊領取食物的人明顯增加。記者黃偉江攝

聯邦政府持續停擺,全美低收入家庭與基層民眾首當其衝。依賴「糧食券」(CalFresh∕SNAP)的數以百萬計家庭,正面臨糧食短缺危機。若農業部的預算運作無法在兩周內恢復,全美EBT電子福利卡的充值恐將延遲甚至停發,令不少家庭陷入「無卡可用、無錢買糧」的困境。

三藩市華人社區不少家庭已感受到壓力。單親母親曹女士是CalFresh受惠者,她獨力撫養六歲女兒,過去靠WIC嬰幼兒營養補助購買牛奶和副食品,但因女兒滿六歲後失去資格,只能依靠CalFresh。她說:「10月份EBT卡已經用完,如果11月補助遲遲不到,連基本的米、奶都買不起。」曹女士擔心,若停擺持續,女兒的飲食健康將受影響。

非營利組織與食物銀行已開始應變。三藩市—麥林縣食物銀行(SF-Marin Food Bank)將延長開放時間並增加緊急派發點,以確保無法使用糧食券的居民仍可獲得基本糧食援助。部分教會與社區中心亦展開物資募集,呼籲民眾互助互援,減少飢餓個案的出現。

華埠、米慎區及灣景區獵人角等地的社區小商戶均受影響。這些地區的雜貨店、超市與藥房長期接受EBT卡交易,是長者與低收入居民的主要購物管道。一旦EBT系統停擺,消費力立即下降。

華埠都板街上一家大參茸行老闆李先生坦言,最近顧客的購物習慣明顯改變。「往時月底,拿糧食券的一些客人會來買些海味、乾貨補身;但這兩星期,他們都只買白米、罐頭、麵條這些基本糧食。高價貨幾乎沒人問。」他憂心,如情況延續,月底的營收可能會減少三成,進貨成本與店租壓力將更沉重。

灣景區一家雜貨店店主陳太太表示:「平日EBT交易佔營收一半以上,這幾天客人明顯少了。大家都在觀望,不敢亂花錢。」她說,若情況惡化,可能需要減少進貨或暫時縮短營業時間。

有經濟學者指出,糧食券計劃的每一元消費,能在地方經濟產生約1.5倍的連鎖效應。當SNAP發放受阻,社區經濟循環也隨之中斷,影響餐館、雜貨店及農夫市場等基層商業活動。

多個社區組織呼籲地方政府盡快啟動臨時援助方案,協助受影響家庭與小商戶渡過難關。新僑服務中心定期舉辦有關糧食券的講座,正密切關注最新消息,為基層民眾提供協助。同時呼籲民眾量入為出,或向鄰近食物銀行登記領取物資。本報記者黃偉江三藩市報道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