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不滿壓力增 兩黨或尋求結束停擺

政府停擺即將邁入第30天,民主、共和兩黨的策略家與民調專家普遍認為,這場僵局已成為雙方的政治負擔,可能會迫使國會兩黨領袖尋求結束對峙的途徑。

根據《國會山報》報道,共和黨人強調已通過「乾淨版」臨時撥款法案,指責民主黨人拒絕同意他們過去13次支持的同類法案,導致政府陷入停擺。

不過,作為多數黨,共和黨參院領袖圖恩( John Thune)與眾院議長約翰遜(Mike Johnson)仍須擔心民眾或會將責任主要歸咎於掌權的一方。

共和黨民調專家艾爾斯(Whit Ayres)指出,民意主要反映對整個政治體系的厭惡,「多數美國人不理解為何政府無法有效運作、維持開門。」

他認為,由於在參院和眾院都屬於少數黨,因此在要求延長《可負擔健保法案》( ACA) 補貼和恢復近 1 兆元的聯邦醫療補助削減方面,民主黨人處於弱勢,艾爾斯直言:「在不掌權情況下,讓政府停擺難以迫使多數黨妥協。」

而民主黨策略家承認局勢複雜,若停擺持續過久,外界或認為民主黨拒絕讓步,反而自食其果。

路透社與益普索(Reuters/Ipsos) 最新一項民調結果顯示,50%受訪者將政府停擺的責任歸咎共和黨人 ,43%歸咎民主黨人;而無黨派選民中,51%指責共和黨人、34%怪罪民主黨人。本報訊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