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山鳳德邨出現本港首宗基孔肯雅熱本地感染病例,82歲的女患者居於鑽石山鳳德邨雪鳳樓。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將在區內展開主動個案追蹤,暫未發現懷疑個案,但其他區域也需提高警覺,無個案不等於零風險,呼籲市民加強防蚊措施並清除積水。他又指,該個案與其他已錄得的病例無流行病學關連,因此相信有受感染市民,從外地將病毒帶入境,而且未有求醫,因此造成本地傳播。
徐樂堅:不能斷定區內已形成傳播鏈
徐樂堅今早(27日)在電台節目強調,不能斷定區內已形成傳播鏈,因為風險主要來自蚊子傳播病毒,只要屋苑內存在帶病毒且具傳播能力的蚊子,風險便存在。
鄰近學校校長:已安排巡查校園確保無積水
位於雪鳳樓半徑200米內的德萃幼稚園部及小學部總校長朱子穎在同一節目表示,雖然學校與鳳德邨之間隔着一條四線行車的馬路,但接獲衞生防護中心通知後,學校已即時採取應變措施。而由於校舍以室內空間為主,沒有花圃或花槽,蚊患問題相對較輕。
朱子穎指校方已安排工友及團隊巡查校園,確保沒有積水,並向全體師生講解基孔肯雅熱的注意事項,正等待衞生防護中心及相關部門進一步指引。

據悉,首宗基孔肯雅熱本地個案,居住鳳德邨雪鳳樓。蘇正謙攝

樓宇為中心、半徑200米的範圍,涉及約20座樓宇、約8,000個住戶有感染風險。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將在區內展開主動個案追蹤,暫未發現懷疑個案。

徐樂堅(左)強調,不能斷定區內已形成傳播鏈。

鳳德邨。
徐樂堅說,自今年年中接獲輸入個案通報後,全港已加強控蚊及滅蚊工作,該區的蚊媒指數並不高,從數據來看,蚊患情況其實可控。儘管如此,只要仍有少數帶病媒蚊存在,就必須持續加強滅蚊工作,將成蚊數量降至最低,進一步降低風險。
他指根據蚊子習性,屋苑約200米半徑範圍內,涵蓋20幢樓宇的居民均面臨感染風險。自昨日開始,相關部門已陸續聯繫這20幢樓宇的居民,提醒他們注意自身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