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選舉即將開打,經過兩星期密集式「棄選」,政圈焦點已轉移至參選新面孔,在「自由搏擊」主調下,不止地區直選競爭激烈,功能界別亦有一番龍爭虎鬥。功能界別主要代表本地工商界、專業界別利益,大部分界別以團體票為核心,今次改選,本港六大商會議席至少五個會換人,有政商界中人研判,商界未來定位或有微妙變化。
所謂六大商會,包括本港傳統四大商會:香港總商會、香港中華總商會、香港工業總會、香港中華廠商會,以及中華出入口商會、地產建設商會,六個商會分別對應商界(第一)、商界(第二)、工業界(第一)、工業界(第二)、進出口界和地產及建造界議席。其實近年已變成「七大商會」,即雲集中資代表的中國企業協會,完善選制後,立法會便新增了商界(第三)議席,現任議員是招商局的嚴剛。





新政治局面 商界角色「有微調」
今次立會大換血,多名商界資深代表退下火線,包括總商會林健鋒、中總廖長江、工總梁君彥;只做了一屆的出入口商會黃英豪及地建會龍漢標,亦先後棄選,意味「六大商會」中,五名代表將離任,只得廠商會吳永嘉爭取連任。
綜合政界消息,隨着連任五屆的林健鋒不再參選,總商會至少有兩名人選有意競逐,其中一人是總商會中國委員會主席李家聰,他本身是大灣區醫療集團聯席行政總裁,也是周大福企業醫療健康行業投資主管;總商會亦有另一名具實力人選躍躍欲試,料是硬仗一場。
至於中總,港區人大代表姚祖輝將出選;地產界則由恒地執董黃浩明,對戰捲土重來的經民聯趙式浩。梁君彥騰出的工總議席,曾傳過科技園主席查毅超會落場,不過政圈消息指他不會參選,預料經民聯會派出黃永威上陣,對戰億順電子玩具製造廠行政總裁許文俊。
事實上,擔任商界立法會代表並不容易,既要獲一眾業界「大佬」信任,不可偏袒某些板塊利益,須有一定資歷和江湖地位,年輕不一定是優勢;同時要具備政治手腕,懂得跟政府打交道,為業界發聲。
有資深商界人士憶述,參選前務必跟行內領導人物「打招呼」,保證公平公正處事、維護業界,「舉例說,如果你的界別內,銀行想加息,但有地產生意的想減息,你怎樣回應?發展某個項目,若對A廠商有利,但會打擊B廠商生意,你又撐不撐?考驗你的政治智慧。」
另一商界中人分析,今次多名商界議員不連任,年紀只是其中一個因素,某程度上他們在政商界打滾得越久,有時會無可避免地傾向界別利益多於配合大政策,相信在新時代下,商界的政治站位要求跟過去會有所不同。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表示,選舉制度設立之時,從沒說過功能界別只是為業界發聲,當今香港面對內外挑戰、經濟轉型等,立法會議員既要看局部利益,更要看香港整體利益乃至國家利益。他不猜測個別人選變更寓意,但確實不排除日後新上任的業界代表,會更加掌握中央對商界的殷切期待。
不過亦有商界中人認為,香港經濟面對挑戰,商界懂得市場趨勢,角色應是越加重要,政府不可能抽空商界的橋樑角色,「有啲嘢得商界先會識」。
林健鋒則向筆者表示,任何社會都有招商引資需要,商界角色不會因為議員變更而淡化,毋須過分擔心。
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