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十年前,一項開創性研究證明,讓嬰兒在早期攝取花生製品可有效預防致命過敏的發生。如今最新研究顯示,這項建議在現實生活中確實產生重大影響。
《美聯社》報道,自2015年美國首次發布新指引,建議嬰兒最早自4個月起即可接觸花生過敏原後,全美花生過敏比例明顯下降。研究顯示,針對高風險嬰兒的指引發布後,0至3歲兒童的花生過敏率下降逾27%;而在2017年建議擴大至所有嬰幼兒後,下降幅度更超過40%。

十年前,一項開創性研究證明,讓嬰兒在早期攝取花生製品可有效預防致命過敏的發生。美聯社
「這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果。」費城兒童醫院(Children’s Hospital of Philadelphia)過敏專家暨研究者希爾醫師(Dr. David Hill)在週一(20日)發表於《兒科醫學》(Pediatrics)期刊的研究中指出。他與團隊分析了多家小兒科診所的電子病歷,比對新指引前、中、後的食物過敏診斷數據。
希爾說:「我今天可以很確定地告訴各位,若不是實施這項公共衛生政策,如今患有食物過敏的兒童會更多。」
自2015年以來,約有6萬名兒童避免了食物過敏,其中4萬名原本可能罹患花生過敏。目前仍約有8%的兒童受到食物過敏影響,其中超過2%對花生過敏。
花生過敏是當免疫系統誤認花生蛋白為有害物質時引發的反應,可能造成蕁麻疹、呼吸困難,嚴重時會導致致命性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
過去數十年間,醫界普遍建議家長延遲讓孩童接觸花生等高過敏食物,直到三歲以後。然而,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的吉迪恩拉克(Gideon Lack)於2015年發表「學習花生過敏早期防治研究」(LEAP)試驗,顛覆傳統觀念。
該研究顯示,嬰兒期即引入花生製品,可降低未來發生食物過敏的風險逾八成;後續追蹤亦發現,約七成兒童的保護效力可延續至青春期。
該結果促使醫界立即修訂指引,鼓勵家長早期引入花生,但實際落實速度並不快。
調查顯示,僅約29%的小兒科醫師及65%的過敏專科醫師遵循2017年擴大後的建議。研究附帶的評論指出,醫界與家長早期對「如何安全地讓嬰兒接觸花生」存在混亂與疑慮,導致推行進度緩慢。
全美有3300萬人受食物過敏影響,倡議團體「食物過敏研究與教育基金會」(FARE)執行長蒲布雷特(Sung Poblete)表示:「這項研究再度印證我們的認知,並凸顯全國性降低花生過敏發生率的重大契機。」
希爾醫師指出,最新的2021年更新指引強調,應在嬰兒4至6個月間引入花生及其他主要過敏原,無需事先篩檢或測試;家長若有疑慮,應諮詢兒科醫師。他說:「不需要吃很多,只要讓嬰兒嘗試少量的花生醬、牛奶優格、豆製優格或堅果醬,就能讓免疫系統在安全環境下學習接受這些食物。」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