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國王」全美周末再登場

佛州居民7月在特朗普海湖莊園外示威,手舉「不要國王」標語。美聯社

全美數以千計地點周六將舉行大型示威,預料數以百萬計民眾走上街頭,抗議總統特朗普被指日益專制的執政作風。這是今年以來第三次全國性反特朗普群眾運動,也是第二波「不要國王」(No Kings)行動。

一些保守派政客將這場運動稱為「仇美集會」,但亦有人形容它是「愛國者為第一修正案權利而戰」。

活動主要由非牟利組織「團結行動」(Indivisible)策劃,該組織聯合行政總監列文(Ezra Levin)表示,示威是回應特朗普政府「打壓言論自由」的舉措。他指出,政府近期在移民、新聞自由、選舉干預及報復政敵等方面的行動,已構成對憲法保障權利的威脅。

全國共計超過2,500個地點將舉行集會。

「不要國王」首次示威於6月14日舉行,當時正值特朗普生日及華府軍事閱兵紀念美軍250周年。組織者形容那場閱兵如同「加冕典禮」,象徵總統權力過度集中。

當日大部分集會和平進行,惟洛杉磯及波特蘭兩地爆發警民衝突。洛杉磯警方在活動結束後施放催淚氣及人群控制彈清場;波特蘭則有示威者在聯邦移民執法局外抗議至深夜。猶他州鹽湖城示威中發生致命槍擊,一名安全志願者誤射時裝設計師阿盧(Arthur Folasa Ah Loo)身亡。至今尚無人被起訴。

當地組織者表示,鹽湖城團隊原考慮不再參與本輪行動,但最終決定「重拾社區力量」。猶他州近期政治氣氛仍緊張。月前保守派活動人士柯克(Charlie Kirk)在當地演講時遭暗殺。

自6月以來,特朗普對示威的鎮壓升級,已先後派遣國民警衛隊進駐華盛頓與孟菲斯,試圖向芝加哥及波特蘭派兵的行動則遭聯邦法院擋下。芝加哥料將有數萬人遊行。自9月起,聯邦移民人員在當地展開大規模拘捕行動,超過1,000人被捕,引發連串抗議。

眾議院議長約翰遜稱此次行動為「仇恨美國的集會」。德州州長阿博特(Greg Abbott)下令動員國民警衛隊,警告將逮捕任何破壞公物或施暴者。加州州長紐森則呼籲民眾和平集會,表示特朗普會「希望出現暴力場面,以便加以利用」。美聯社電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