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今日(15日)恢復二讀辯論《2025年道路交通(修訂)(網約車服務)條例草案》。行會成員廖長江表示,網約車服務在內地、新加坡、英國及澳洲等國已相當普及,即使過去對網約車態度保守的日本也於去年在東京都展開試行,允許私家車司機以網約車形式載客,並考慮接納外國網約車平台,完善相關法律制度。他強調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不應落後於趨勢。
廖長江: 一次不良乘車體驗 或影響遊客對香港觀感
廖長江表示,香港個人化點對點交通服務長期依賴的士,然而業界服務質素屢受批評,強調一次不良的乘車體驗,可能影響遊客與市民對香港的觀感。為提升行業整體水平,香港必須積極引入競爭,改善香港的文明形象與出行體驗。他續說,引入網約車服務有助釋放私家車的運力、增加服務供應,並吸引年輕人加入行業,進一步提升服務質素,符合市民期望。





陳健波: 彈性保險產品研推 先收取基本保費再按載客時間計費
另一名行會成員、保險界立法會議員陳健波表示,網約車問題困擾香港多年,雖市民需求龐大,但服務長期處於灰色地帶,引發不少爭議。政府提出具體立法框架,將網約車服務平台、車輛及司機納入規管,並加強打擊白牌車﹐有望為這一長期爭議帶來突破性進展。
陳健波表示,在保險收費方面,考慮到不少網約車司機屬兼職性質,若保費與全職的士司機看齊,將造成不公,既影響兼職司機營運,也違背保險業按風險定價的原則。為此,保險公司正研究推出更具彈性的保險產品,初步方向是先收取基本固定保費,再根據實際載客服務時間計費。
他提及此類按服務時間收費的模式,有望降低兼職司機的入行門檻與營運成本,吸引更多元化的服務供應者。對保險公司而言,方案有助實現按風險合理收費,提升保費定價的透明度與公平性,同時促進網約車保險產品的可持續發展。

易志明倡網約車牌投標發放 建立公平競爭環境
自由黨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表示,多年來他與運輸業界持續要求政府立法打擊非法「白牌車」。隨著本屆政府提出立法監管網約車,業界普遍認同「的士為主、網約車為副」的立法方向,要求在引入合法網約車服務的同時,亦都必須保障的士行業的生存空間。
易志明提及自己在法案委員會審議過程中,代表的士業界提出多項關注議題,包括網約車牌照是否應通過投標發放。他留意局方回應稱暫無計劃採用投標制度,以避免炒賣行為,但易志明指出,網約車申請門檻極低,任何車齡12年以下、驗車合格的私家車均可申請,且車輛與車主綁定,炒賣空間有限,建議通過投標略增成本,以建立的士與網約車之間的公平競爭環境。
為讓乘客可享有較舒適的乘車體驗,草案建議要求網約車車輛在每次申請車輛許可證(或申請續期) 時的車齡須低於12年。司機須領取駕駛許可證,不可轉讓。申請人須年滿21歲、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持有一年以上私家車或輕型貨車正式駕駛執照,並在過去5年內無嚴重交通定罪記錄。
另外,草案規定網約車服務須「人車合一」。申請牌照的車輛必須以個人名義登記,並只能由該名登記車主本人提供駕駛服務,車主不可將車輛出租或借予他人作網約車營運。為增加行業人手供應,當局計劃將的士及網約車的考核合併為一個通用的筆試,預計今年第4季實施,吸引更多新人入行,共同提升點對點服務的質素。
記者:黃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