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金易」(eMPF)自去年6月推出以來,已有10家受託人、共17個強積金計劃先後加入。今年內所有受託人完成上台。MPF受託人BCT整合了4個「積金易」常見誤解,助打工仔女順利過渡。
誤解一:平台會自動整合成員所有帳戶?
不會 !若成員的所有強積金計劃已加入「積金易」,整合帳戶的程序簡單,只須登入「積金易」,選擇「轉移強積金」>「整合個人帳戶」選項,並按照指示操作即可。即使計劃成員有多個帳戶但未有整合,在「積金易」上不同帳戶都可一目暸然 。
誤解二:所有計劃上台後,成員可隨意跨計劃轉換基金?
無論在「積金易」平台推出前後,強積金計劃成員若想轉投其他強積金計劃下的基金,都是將整個帳戶由一個計劃轉移至另一個計劃,而不可以逐個基金轉移。成員可以行使「僱員自選安排」(俗稱「強積金半自由行」)在受僱期間每年一次就僱員強制性供款權益轉換計劃的權利,又或隨時轉移個人帳戶或自僱人士帳戶。使用「積金易」後,計劃成員可在這個一站式電子平台上按相關規定便捷地在已加入平台的計劃之間轉移,毋須在受託人之間奔走或填紙本表格。
誤解三:帳戶過渡至「積金易」後,成員還需受託人嗎?
「積金易」平台僅只會處理強積金的行政事務,資產管理工作仍繼續由受託人處理。「積金易」實現行政程序數碼化,讓僱主和成員可透過網上平台提交強積金相關指示、查詢申請狀態及轉換投資指示等工作,但投資管理仍然繼續由受託人處理。受託人仍需處理每月供款、根據僱員的投資指示投資及轉換基金、跟進僱主欠款、定期向積金局提交報告等。
誤解四:「積金易」平台會即時處理所有指示?
「積金易」處理成員的指示(如基金轉換或提款)須經平台及受託人處理,並不是可以即時完成。以成員提交基金轉換指示為例,提交指示後平台將交由受託人進行基金買賣,並按照服務承諾指定的時間完成處理。
BCT表示,隨着「積金易」推出,強積金管理進入新階段。平台簡化並數碼化行政流程,但成員仍需積極管理個人帳戶,並與受託人保持溝通,以確保投資安排符合自身需求。
相關文章:強積金首3季人均賺4.3萬元創近8年高 GUM料全年回報達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