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共識 一個中國下尋求統一 創作雙贏

王宇宏 新澤西州

國民黨主席在一起九二共識不論怎麼定義解讀,台灣最終無可避免的還是要對美國無止境敲詐下說不。這種和美國人攤牌的理由,就是我們要面對中國政府外更不能夠得罪中國人自己,否則美國在韓戰、越戰中得罪中國人的教訓,他們這麼強的軍事實力都打不過,台灣有什麼本錢卻得罪所有中國人呢?面對美國霸權對台灣無盡的索求,台灣能夠在沒有中國人民槓桿的支持下說「不」的勇氣和實力嗎?

須知當今因為內外局勢變化,中國的綜合國力,國防軍事實力的全面提升,不只是中國政府對統一有期待性,中國人民耐心也是有限的。未來兩岸和平談判就是希望中國大陸有某種程度的民主化,至少在言論自由上面有所提升,而台灣的回歸祖國懷抱的共識就是在民族主義上加把力。

黨主席的論述要著重於歷史的,文化的、理想的中國,具有前瞻性的政黨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和未來的考驗。在美國和中國之間尋找最合理的出路,不只是為了台灣的前途,也是為了全中國人民走上長治久安和理道路的思考,否則就改名為台灣國民黨,走上務實台灣獨立的道路,這和詐騙集團的政治理念有什麼差別呢?

對於九二共識及未來來統一的質問,這次大多數候選人比較著重現實和民意的考量,這樣是經不起未來的挑戰的。經由兩岸及廣大知識分子參與討論如何建設一個未來民主統一的中國,台灣會有任何的損失嗎?國民黨的歷史中,當年孫中山先生在去世前半年決定應北洋政府要求,毅然北上,另召開國民會議,就是為了國家的統一。1928年的北發成功,張學良宣布東北加入中國也是統一。即使國共內戰國民黨的精銳部隊在東北接受,指揮大軍進攻林彪部隊也是為了統一。

這樣也多多少少符合台灣所謂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最終理想。大家在民生主義上經濟互補、互通有無,民族主義上共同回歸中國人的立場,民主上面如果中國大陸仍然未能全面投票選出各層級的代議市,但是有相當程度的言論自由,這樣子就會得到雙方最大的共識,國號就雙方都回歸妥協下的最大公約數叫中國。

在一個中國下,那還在乎在政治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中華民國嗎?就是文化和歷史上的自自然然、天經地義的中國。和平統一中國也是水到渠成的努力和最終目標。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