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鼓勵市民協助打擊殘酷對待動物的行為,警方積極推展「動物守護.社區大使」計劃 (Animal Watchers Programme) ,計劃支持學校成立校園動物閣「寵愛閣」,讓學生從小學習愛護動物。
沙頭角中心小學李寶兒老師撰文,講述學生透過照顧寵愛閣的貓咪,與貓咪互動,經歷貓咪的離世,以正向心態面對生命的無常。
全文如下:
我們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生命教育觀,包括:學生的同理心、責任感和尊重生命等觀念,而照顧寵物正是一種實踐生命教育的有效方法。在警務處「動物守護.社區大使」計劃支援下,學生在校園「寵愛閣」與貓貓互動,不僅能學習如何關心身邊發生的人和事,更能在品德上產生正面的改變。
學生們會定時照顧貓貓,如餵食、清理環境和陪伴牠們玩耍,這些日常任務讓學生明白生命的維繫需要持續的付出。其中一位學生在照顧寵物後,從原本懶散的態度轉變為主動到寵愛閣陪伴貓貓和記錄餵食時間。這種責任感的培養,可以幫助學生們的學業和人際關係,使他們成為有責任心的人。



寵物無法用語言表達需求,學生們必須觀察牠們的行為來理解其感受。例如,當貓貓因緊張而躲藏時,學生們學會耐心地等待,而非強迫貓貓與他們互動。這種「換位思考」的能力,讓學生們在與人相處時更懂得包容和體諒。
寵物的壽命通常比人類短暫,雖然面對死亡是痛苦的過程,卻也是重要的生命教育。去年,其中一隻貓因病離開了我們,學生們起初無法接受,但在老師引導下,他們透過繪畫來紀念貓貓,以正向的心態面對生命的無常。
照顧寵物不僅是日常任務,更是實踐生命教育的好機會。學生從中學習責任感、同理心與珍惜生命,這些品德上的改變將影響一生。學校希望藉著校園「寵愛閣」,引導學生反思與成長,幫助他們成為更有愛的人。
更多關於寵愛閣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