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月,紐約長島納蘇縣地方檢察官選戰中,共和黨現任檢察官唐納利(Anne Donnelly)發送政治宣傳郵件,罕見攻擊民主黨對手阿洛伊絲(Nicole Aloise),稱其與皇后區33歲州議員、民主社會主義者及市長競選領跑者馬姆達尼(Zohran Mamdani)為「政治雙胞胎」。
據《紐約時報》報道,阿洛伊絲迅速回應,發布影片否認與馬姆達尼有關聯,強調不支持他擔任紐約市長,批評其無現金保釋立場及對執法的過往言論,並指唐納利試圖把她與馬姆達尼捆綁,因無法憑自身政績競爭。
馬姆達尼在紐約的崛起引發全國關注,民主黨領袖對其既羨慕又猶豫,仍在尋找能重奪選民支持的訊息。共和黨則急於將他塑造成民主黨極左傾向的代表,這場爭議在紐約市邊界的長島郊區尤為顯著。前長島國會議員以色列(Steve Israel)表示,「我的郵箱幾乎被反馬姆達尼的郵件塞滿,共和黨認為抓住了機會。」
事實上,此策略並不新鮮。2022年中期選舉中,共和黨在長島郊區利用犯罪與移民議題,成功翻轉多個民主黨穩固的國會席位。2026年,該地區仍將具關鍵影響力,民主黨面臨艱難選情,需在激勵基本盤的同時吸引2024年流失的選民。馬姆達尼在紐約市以草根運動及可負擔住房議題擴大選民基礎,但其與民主社會主義者(Democratic Socialists of America)的聯繫及部分政策,遭部分民主黨人批評過於左傾,難以在紐約市以外地區獲支持。
長島民主黨議員索齊(Tom Suozzi)與吉倫(Laura Gillen)選擇與馬姆達尼保持距離。州民主黨主席雅各布斯(Jay Jacobs)亦表態不支持馬姆達尼,批評其對以色列及民主社會主義立場。在新州,共和黨州長候選人西亞塔雷利(Jack Ciattarelli)將民主黨對手謝里爾(Mikie Sherrill)與馬姆達尼掛鉤,作為競選亮點。
民調顯示,馬姆達尼在市長選舉中大幅領先獨立參選人前州長柯謨及共和黨候選人斯利瓦(Curtis Sliwa)。
州長胡楚及州議會長希斯特(Carl Heastie)等支持馬姆達尼,但國會領袖傑弗里斯(Hakeem Jeffries)與參議員舒默(Chuck Schumer)未公開背書。
共和黨議員勞勒(Mike Lawler)認為,馬姆達尼的政策將使民主黨在2026年中期選舉中處於守勢。哈德遜谷(Hudson Valley)選民對馬姆達尼反應不一,62歲斯卡斯代爾(Scarsdale)居民圭多(John Guido)認同其吸引年輕選民,但質疑其政策可行性,擔憂其領導可能影響紐約市經濟。本報訊

馬姆達尼的左傾立場成為了共和黨人的攻擊點。 Haiyun Jiang/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