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勵行
香港近月颱風頻仍,天災與人禍的界線越發模糊。日前超級颱風「樺加沙」襲港期間,柴灣海邊發生一家四口觀浪遇險的意外。母子二人被巨浪捲走,雖經船家救起,卻已陷入昏迷。這類新聞令人心頭一沉:與其說是天災,不如說是一場由輕率點燃的悲劇。
孩童或許因天真而不知危險,但成年人的責任是權衡風險、守護家人。當父母帶著子女在颱風天走向海岸,實質是將親情捆綁於一場豪賭。更令人憂心的是,這類行為往往牽連無辜:救援人員必須在狂風暴雨中冒險施救,社會資源被逼消耗於本可避免的險境。若每位市民都因「好奇」而無視警告,災難應變體系將如何承受?
總有人喜歡低估自然威力。背後或許是現代社會滋生的「控制幻覺」:科技讓人類習慣主宰環境,逐漸忘記自己只是自然中的渺小存在。颱風來臨前,天文台反覆呼籲「遠離岸邊」,卻總有人自信能「征服浪濤」。事實上,自然從不需要人類的挑戰,它只需一個浪頭,便能展現其威力。
氣象學家強調,自然規律不容挑戰。颱風的狂暴是地球氣候系統的自然調節機制。科學數據顯示,近年極端天氣頻率顯著上升,這是自然向我們發出的明確信號。我們無法阻止天災,但完全可以通過科學認知和理性行為避免傷害。
真正的文明,不在於高樓抵禦風雨的能力,而在於人民是否懂得在風雨中珍惜生命。下次颱風來臨時,與其追逐「觀浪打卡」的刺激,不如靜坐家中,感受自然的威嚴,並教育子女辨識危險,提醒長者遵守警示,這些行動才是對生命和大自然的真正尊重。人類的偉大不在於征服自然,而在於學會與它共存。當我們放下傲慢,敬畏天地,才能在這顆星球上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